柘荣县双城镇:多元化阵地织就十分钟便民服务圈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5-10-10 15:51:31.0  推荐人:吴恩银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  来源:今日老区

在双城镇安居工程小区的“励志居”红色驿站里,省级非遗剪纸传承人郑平芳老师正专注地指导几位特殊学员学习剪纸。

秀峰名邸“励志居”

这个以助残为主题的特色驿站,是双城镇近年来着力构建“10分钟便民服务圈”的生动缩影。双城镇以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逐步辐射打造了一批红色驿站、党建小院等“小而精”的党群服务阵地,推动便民服务持续向群众“家门口”延伸,实现生活服务提质扩面。

阵地升级,功能升级

走进双城镇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统一标识、整洁规范的环境令人耳目一新。各中心秉持“标准化建设+差异化功能”理念,整合党建、综治、民政等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高效办理,并结合实际增设阅读、调解、健身等项目,实现“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

岚景豪庭近邻驿站

城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一楼设置“儿童之家”,书架上儿童绘本、少儿科普读本等书籍琳琅满目,成为孩子们放学后的“第二课堂”;退休干部职工在此排练鼓乐、开展活动,乐享晚年。溪坪社区的健身房、阅读室、老年人活动区也各具特色,满足居民多元需求。兴业社区的调解室和网格员之家,则成为化解矛盾纠纷、推进网格治理的前沿阵地。

此外,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还还常态化开展健康讲座、反诈宣传、爱心义诊等服务,使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综合枢纽”。

近邻驿站,各展所长

根据不同社区特点,双城镇因地制宜建设延伸服务阵地,推动党群服务精准落地。在以住宅小区为主的新型社区,3个“近邻驿站”直接嵌入小区内部,禁毒科普柜、红色观影区和儿童阅览区,让孩子们寓教于乐,还兼顾议事、观影及网格员办公功能,成为小区居民的共享客厅。

后门溪党建小院

在四个传统社区,一批党建小院利用党员和技艺传承人的家庭院落,营造出亲切温馨的服务氛围。“草根和事佬”谢圣耀的小院每月调解纠纷十余起;后门溪党建小院盘活闲置老房子成了陶艺制作和亲子阅读的热门地点;退休党员干部吴灿椿的家成为周边邻里学习政策的“充电站”;柘荣县第一个党小组会址红色驿站持续讲述着柘荣党史故事;乌岩下、荣辉小区的党建小院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意见建议收集、纠纷调解,凝聚起浓浓的邻里情。

个性平台,精准服务

双城镇还针对特定人群需求,布局。在县第三中学门口,上城社区打造的“爱心茶吧”为师生提供休憩、饮水、应急药品及雨具借用等服务,而文昌南路的“百花园”清凉驿站,每天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消暑茶饮和应急物品,成为他们“路上的家。”

“百花园”清凉驿站

“励志居”红色驿站在剪纸培训基础上,增设葫芦丝、钢琴等课程,助力残疾人提升技能、增强自信,并逐步推动“技能培训”向“技能+就业”转化,目前已帮助12名残疾人士解决就业问题。

此外,各社区近期还统一增设“暖新驿站”,配备充电设备、饮水机、医药箱等,切实解决外卖、快递等新就业群体“休息难、充电难、喝水难”等实际问题。“10分钟便民服务圈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一种服务理念,让居民群众享受到暖心、舒心、贴心的优质服务。”双城镇党委组织委员表示。

从党群服务中心到近邻驿站,从党建小院到特色服务点,双城镇用一个个具体可感的服务场景,践行着“党群连心、邻里相亲”的近邻党建内涵,书写着“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篇章。

文图来源:长寿柘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