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盘活破局——解码革命老区巴东县官渡口镇东坡社区“逆袭”之路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5-11-24 13:01:08.0  推荐人:邓传铎  推荐老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来源:今日老区

本网讯(巴东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童 谭凤玲 刘修爱 通讯员 谭茜 邓传铎)

(游客在观景台拍照打卡)

在革命老区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镇东坡社区,昔日荒草丛生、危房遍布的废旧校园,如今已蜕变为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产业融合于一体的热门打卡地。

“官渡口二中因生源不足停办,整个校区渐渐荒废,好好的临江地块就这么浪费了。”社区居民宋秀慈满脸惋惜。

转机出现在2024年,东坡社区成功入选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名单,并获得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300万元。作为拥有“官渡晴帆”“石门樵唱”等巴东古八景、1980年版五元人民币打卡地等地理优势,且承载峡江号子、柏木帆船制作等非遗的特色社区,如何盘活资源成为关键。

官渡口镇人民政府、社区党支部与居民代表经过多轮商议,最终确定改造方案:以官渡口二中废弃校区为重点,重建杜甫草堂,同步建设生态停车场、文化广场、滨江步道、玻璃观景台等公共设施,对沿江区域草坪及绿化进行整体提升,并积极招商引资。

“通过政府招商,我们通过竞拍获得了原官渡口二中学生宿舍楼的租赁经营权,随后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装修升级。”“峡江渔火”农家乐负责人史俊俊介绍。

“社会资本的注入丰富了项目业态类型,我们还整合了县级配套资金和社区自筹资金共100万元,为改造提供了坚实保障。”官渡口镇党委副书记黎小兰介绍。

(新建成的杜甫草堂)

据史料记载,唐代诗人曾杜甫携家人途经巴东县,在官渡口镇西瀼溪结茅而居,创作了《西瀼溪》等诗作‌。杜甫草堂承载着当地世代相传的文化记忆,后因三峡库区蓄水沉入水下。

如今,这一文化记忆正以新的方式苏醒。“这次重建不是简单复刻景观,而是让沉睡的文化记忆复苏,为社区植入精神根脉。”东坡社区党支部书记向擎峰表示,改造始终注重文化元素融入,力求让社区既有“颜值”更有“内涵”。新建的仿古木构杜甫草堂与江景绿意相映成趣,成为游客品诗读史、居民品茶小憩的“诗意空间”,让千年峡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东坡社区的美丽蜕变,离不开居民的全程参与和同心共建。社区坚持“居民议事、共同决策”机制,从项目规划到施工验收,群众始终是真正的主角。“每周都会组织志愿者清扫步道、浇花剪枝,没人推诿。”社区志愿者商萍说。

居民们主动出谋划策、投工投劳,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用实际行动为家园改造添砖加瓦,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环境美了,人气旺了,发展的活力也随之而来。依托巫峡口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东坡社区整合2300亩柑橘采摘园、3家农家乐及民宿等资源,精心打造集游玩、观景、露营、烧烤于一体的滨江休闲体验带,走出了一条“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

(“峡江渔火”农家乐)

“现在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一到周末就游客爆满,生意比以前红火多了!”“峡江渔火”农家乐工作人员刘金金欣喜不已。站在玻璃观景台上,江风拂面,长江、巫峡口与巴东县城风光尽收眼底,这里不仅是游客青睐的观景胜地,更是东坡社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起点。

下一步,东坡社区将围绕“峡江古渡、橘美东坡”主题,持续推进沿江生态观光带、现代化柑橘产业园和文化长廊建设。

谈及未来,官渡口镇党委副书记黎小兰信心满满:“我们将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计划开发高端民宿群、健康步道系统和柑橘田园综合体等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游客体验。”她补充道,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补齐官渡口镇旅游配套短板,带动农业观光、生态康养等产业集群发展,推动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深度融合、双向跃升。

从废旧校园到生态花园,从荒芜之地到网红打卡点,东坡社区的蝶变,是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缩影,更是巴东县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鲜活实践。随着“峡江古渡、橘美东坡”的蓝图渐次落地,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正蓄力迈向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美好明天。

(湖北省巴东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