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巴东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谭元敏 通讯员 谭运柱 邓传铎)
湖北省巴东县,古代巴人发源、繁衍地之一,巴东全县除土家族外,还居住着汉族、苗族、白族等28个民族。由于长期世代混居,各民族文化及民间习俗相互交融,相互吸收,经过发展,形成了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巴东县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有效推动新时代全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2021年,巴东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十三五”期间,巴东县26个集体、11名个人被表彰为湖北省级、恩施自治州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人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石榴花开别样红,峡江岸畔风光好。如今,全县呈现出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喜人景象,峡江开遍民族花。那巴东民族花是什么颜色?
——蓝色
(高峡平湖现美景。(资料图)
日前,在恩施自治州“工行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比赛总决赛中,巴东神农溪景区导游王丹丹以《出峡入峡,他乡故乡——关于三峡儿女同心筑梦的壮丽史诗》为题,讲述了一段关于三峡儿女“舍小家、为国家”,奉献三峡、同心筑梦的故事,勾勒了平凡又不凡的三峡移民群像,诠释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刻内涵。
时间回到1994年12月14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几代中国人的三峡梦逐渐走进现实。
“服务大三峡、建设新巴东。”为顺利完成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巴东各族人民迁出老城。面对历史重任,巴东各族人民“舍小家,为大家”,以“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支援三峡工程,振兴巴东经济”为目标,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壮歌。
光阴荏苒,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如今,蓝天白云常伴山城。天水一色,长江巴东段,碧波荡漾,生机盎然。
站好长江入鄂第一岗哨,巴东守好长江湖北段生态防线的前哨阵地,抢抓机遇,打造集道路港口建设、滨水库岸护坡、生态环境修复、旅游景观升级于一体的城市新名片。
就在今年,总投资1.64亿元的巴东县东瀼溪下游至巴东长江大桥北岸段库岸安全防护工程正式开工,项目包含水利工程、库岸提升工程、库岸整治工程三项,通过对长江沿线布置相应的护坡、挡墙、植被等,固结边坡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库岸坍塌、破损几率,提升沿线防洪减灾能力,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沿江两岸生态景观质量,为巴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持续发挥提供保障。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主线下,巴东县各族儿女奋力写好生态保护大文章,库区生态环境向天蓝、地绿、山青、水净标准不断靠拢,库区发展根基扎得更深。
——绿色
(2024巴东野三关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付开思 摄)
2024年8月25日,2024巴东野三关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来自世界各地的5500名跑者赴约清凉野三关,畅享运动带来的激情和欢畅,感受“秘境巴东”的无限魅力。
“赛道靓了,环境美了,参跑人数更多了。”参赛选手邓传旭激动地说,今年是他第4次参加“野马”比赛,身着土家特色服饰参跑和对“野马”的满腔热爱从未改变。
“野马”自诞生之日起,就将“纵情野马 为爱奔跑”作为赛事主题,寓意绿色、健康与爱,延续至今。
健儿们奔跑在负氧离子浓度8000个每立方厘米的“优诗美地”,既收获“人在景中跑,处处森呼吸”的参赛体验,还真切感受巴东的人文风情和发展脉动。
“自从举办了‘野马’赛,我们餐饮、民宿等行业都享受了绿水青山带来的好处,也想守护好这里的山水。”二妹饭店坐落在“野马”赛道必经的318国道旁,经营者黄远猛是守护绿水青山的践行者之一。
一场马拉松,带火一座城,跑热一方水土。近年来,巴东利用生态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地处中原地区与鄂西山区交汇交融地带的历史文化底蕴,秉持“旅游带动、文化赋能、体育牵引”理念,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
自2022年以来,巴东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716万元在7个乡镇12个村规划实施民族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项目,撬动农民投入1.2亿多元进行房屋保护修缮和民宿产业发展,保护修缮民居600多栋,发展民宿100多家,有效推动乡村旅游,尤其是民宿产业的发展,为乡亲们找到了一条稳步脱贫、有效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同时,围绕民族村寨廊道建成源梦森林小镇、绿葱坡滑雪小镇、茶店驿站文旅小镇,建设康养房7000多套,发展特色民宿801家,建设“红色驿站”24个,按照主客共享的理念完善公共服务实施,推出民俗体验、山地运动、休闲避暑、科考研学等旅游项目,年均吸引20多万人次来巴东旅居、度假,组织游客与当地居民开展学唱山民歌、共跳广场舞、体验农家饭等活动,推动外地游客和本地群众互嵌居住、互助互学,深度交往交流交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红色
(牛洞坪油菜花海。(曾垂伦 摄)
巴东县东瀼口镇牛洞坪村,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少数民族村落。在这里,层层梯田顺着山势蜿蜒铺开,保存完好的土坯瓦房、堰塘错落有致地镶嵌其间,犹如一幅巨大的山水油画。
陶艺体验馆、玻璃观景台、户外游乐园,这些时尚元素与烈士纪念广场、苏维埃老区遗址共同融入一个偏远的山区村庄,让游客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上世纪30年代,牛洞坪村就建立了红色政权,曾是巴兴归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这里多次交战,村里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历史遗迹。
巴东县是全国1599个老区县(市)之一,在巴东,像牛洞坪村一样的革命老区村有275个。近年来,巴东强化规划引领,把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牛洞坪村发展的最亮底色,一方面做好红色文化精神传承文章,一方面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建设。
巴东县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挖掘巴兴归时期革命历史和当地传统农耕文化,全力保护巴兴归、苏维埃县委(区委)旧址、土坯房和堰塘等特色文化资源,建立了村史馆、红色文化展馆、农耕文化体验区和“三牛”步道,修缮了黄大鹏广场、对坡会议旧址和红军泉,恢复了传统土窑、榨房,让关在记忆里的文化“活”了起来。
目前,牛洞坪村以“游客集散中心、红色凭吊广场、犇牛谷综合游乐区、松木垭梦蝶观景台、向家大院庭院建设示范区”五个旅游节点为核心,建成了“一环五区”旅游核心线路,以“悬崖梯田村、土寨牛洞坪”为旅游形象定位,成功打造了红军游步道、胜利桥、梦蝶景观台、情景剧场、度假民宿、户外游乐体验区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各项旅游配套设施完备,康养度假、休闲观光、科学拓展等乡村特色旅游的接待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
如今的牛洞坪村,游客可看“村晚”、赏蝴蝶景观,体验传统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村民可以在家门口务工就业,牛洞大米、菜油、土鸡等农产品也有了新销路。
巴东是一块血染的红色土地,巴东各族儿女骨子里流淌着“红色”血液。红色文化浸润,巴东各族儿女促项目发展、抓产业升级、带乡村振兴……以“三项计划”为抓手,创新探索以创促融、以旅促融、以茶促融、以节促融、以援促融等路径,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汇聚起共建巴东、共创美好生活的磅礴力量。
(湖北省巴东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