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南的革命故事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5-11-06 17:07:13.0  推荐人:张文松  推荐老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  来源:今日老区

 在越州大地的十万大山尖峰岭、马督山、那天一带曾经留下黄美南等先辈带领劳苦民众闹革命的战斗足迹。流传着"滑六活捉曾大炮"的历史佳话。

黄美南

黄美南,出生在广东省防城县(今为广西钦北区)大直镇那天乡的一个山村家庭里,在他年幼时父亲惨遭土匪杀害,母亲含辛如苦把他和弟弟两人养大,他在族兄中排行六。由于家贫潦倒无得上学读书,但他性格刚强,在青年时就不服地主老财的压迫剥削,带动民众向地主作斗争。后来他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认识到毛泽东、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是带领劳苦民众闹翻身的革命队伍,所以他毅然带领乡邻青年伙伴投身革命,加入到由朱守刚、卢文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来,与王旭林一起并肩战斗,加入了共产党,成为游击队领导。

黄美南虽然无文化,但他机智过人,打仗勇敢,大家称他为"滑六""滑佬"。在每次与国民党白匪战斗中,由于他熟识地形,作战灵活,善于打游击,敌人经常被他打得晕头转向,有时能以少胜多,总之敌人听到他的名字都胆怯。

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历了八年的艰苦抗日战争,就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的46、64两个军推进广东南路,企图消灭我南路解放军粤桂纵队。王旭林、黄美南所部也遭到国民党刘镇湘一五六旅的围剿,游击队奉命进入尖峰岭、马督山坚持游击斗争。由于受到长时间的包围封锁,山上的形势严峻,生活艰苦,少衣缺吃,黄美南不顾个人安危,经常在深夜带上一个队员,凭着对山路熟识,绕过敌人岗哨,摸黑下山筹粮和生活用品,使队伍渡过了这艰难的岁月。粉碎了敌人企图把游击队困死在深山里的阴谋。

马督山下的那天圩,是十万大山东部门户,是贵台通往防城的咽喉,敌人在这里布重兵封锁了大半年,不见到游击队有什么大行动,以为已逃出包围圈了。在1947年春,国军一五六旅便悄悄撤离。但以那天乡乡长曾守谦(外号曾大炮)为首20多人组成的自卫队,仍在那天圩屯兵固守,封锁路口,窜村入户拉壮丁,抢民财,弄得全乡人心惶惶,还到处贴出公告悬赏重金通缉黄美南、王旭林。为了打击自卫队的嚣张气焰,从那天打开一个缺口,粉碎敌人对马督山的封锁。游击队根据侦察到那天的情况,认为趁敌不备,袭击那天乡公所自卫队的机会到了,王旭林队长和黄美南等商量决定联合朱守刚的钦防游击队消灭那天守敌。

为了尽快消灭敌人,黄美南带着王旭林写好的信连夜去找朱守刚,当他走到那踏村时,正好遇到向马督山转移的朱守刚游击队。看了来信朱守刚马上率队随黄美南赶到尖峰岭与王旭林汇合,经过商定这两队80多人的队伍由朱守刚统一指挥,并派王旭林、黄美南、张君廷秘密下山进入那天找熟人详细摸清了敌人的情况后。决定趁敌人还未知道一五六旅已撤离和借悬赏抓王旭林、黄美南之机,扮成国军搜索连,假装捉到通缉人,进入乡公所实行智取。

决定了作战方案,朱守刚马上安排人员,由他扮搜索连黄连长,农师慎扮营部张副官,潘德枢扮参谋,赵善駬、朱守伦、骆文旭、分别扮排长、班长、传令兵,陈江负责刻印、制作刘镇湘旅长手令,并准备好国军服装。战友们经过反复认真演练,以确保不被识破,一切准备就绪,1947年2月21日游击队召开了战前动员大会,全体队员个个斗志昂扬。

动员会后第二天上午,朱守刚带领队伍从尖峰岭出发,正好天下着细雨,山路泥泞路滑,王旭林、黄美南两"俘虏"被绳子挷了活结,背上藏着手枪,一有变故随时可挣脱作战,还有意在他俩身上踏上几个泥脚印。由朱守伦、农师慎带领突击队押着“俘虏"走在前面,朱守刚带着掩护队伍紧跟随后。走到中途,遇到乡自卫队的一个下乡催粮的黄班长,他听说"国军捉到了“滑六",就恭恭敬敬为队伍带路。到了圩上看守闸口的哨兵也不敢阻拦。进闸后曾作祜、陈江等带领十多人迅速占领圩头制高点。其余人直奔乡公所,有黄班长带路,队伍顺利进乡公所大院,朱守伦把两垂头丧气的"俘虏"押在门口边蹲下,又以布置看守"俘虏"为名,迅速指挥队员占领大门、街道、乡公所制高点,农师慎带一个班战士进入乡公所办公室,乡长曾守谦,副乡长曾中兴正在会客,听到黄班长的介绍,曾大炮得意忘形,连忙向“张副官"农师慎鞠躬道谢。又急忙跑到门口,看见黄美南,便得意洋洋用长烟杆敲打他的头,奸笑地说“滑六啊滑六,我找你们半年多了,看你今天上绳了还跑得”。

这时朱守刚对曾乡长说:"据俘虏交代,自卫队有人私通共军,为了安全起见,请所有人先把武器交"张副官"保管,农师慎与队员们迅速夺下敌人枪支,有几个不想交枪的也被队员的枪口顶着胸口,也只好乖乖地交枪,见时机已到,黄美南挣脱绳子,拿着手枪顶着曾大炮的脑袋,说:“你们这帮杀人成性的反动派,今天就是你们的末日",只用一眨眼功夫,曾大炮高兴未过就神气尽丧,连叫两声"上当了,上当了"便瘫软在地。游击队不费一枪一弹,就把敌人全部俘虏。

游击队对俘虏进行了思想教育,除正、副乡长、自卫队长等5个反动顽固分子被押回尖峰岭根据地等候公审,其余俘虏经教育后遣返回家。当天游击队打开乡公所粮仓放粮,赈济饥民,劳苦群众高兴万分,共产党声威震慑四乡,使马督山游击根据地迅速恢复发展。从此“滑六活捉曾大炮",成了一个广为流传的传奇故事。

尖峰岭上起烽烟,

游击队员斗志坚。

滑六智擒曾大炮,

传奇故事后人传。

注:本故事是作者根椐其岳父黄美南生前口述整理。

作者:陆建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