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上午,灵山县委书记张海兵(左二)来到灵山县革命历史展览馆和灵山县穿镜岩革命遣址项目开展调研。陪同调研有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黄兴(右二),县老促会会长黄羽萍(左一)、县督查考评办专职副主任宁锦琼,以及县委党史研究室、县财政局、县宏丽投资集团的主要领导。
县委张书记深入了解展馆布展、史料保护、红色文化传承及宣教功能发挥等情况,询问了解具体史馆建设细节,与县老促会黄会长和相关人员交流探讨,深入了解展陈内容背后的历史背景与时代价值。
张书记指出,县革命历史展览馆是承载我县光荣革命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阵地,是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意义。
张书记强调:
一、要深化史实研究,确保历史真实性、准确性。要继续加强与党史研究部门的协作,深入挖掘、系统梳理本地区的革命历史脉络,不断丰富和充实展陈内容,严把政治关和史实关,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二、要优化展陈方式,提升教育感染力、影响力。要创新展览形式,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展览的互动性和体验感,使革命历史“活”起来。要精心策划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陈列展览,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三、要强化社会功能,拓展宣教覆盖面、实效性。今后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主动对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部队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提升讲解服务水平,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县委张书记在穿镜岩革命遗址调研指导。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1939年12月18日蔡延锴调任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率部进灵山,当天司令部驻进马鞍山岩洞内,后来又从马鞍山迁至六峰山、三海岩、穿镜岩一带。在指挥泗峡坳三天三夜的激烈战斗中,取得了辉煌战绩,击毙日军第十八师团中队队长吉田三郎及下属340多人,我抗日军民牺牲280多人,是灵山县抗目史上一次最大最惨烈的战斗。激战三昼夜,重创日军,挫败其增援昆仑关的图谋。研究部署遗址保护修缮与红色文旅融合发展工作。认真听取黄会长汇报遗址历史沿革、保护现状及近年来修缮工作情况,详细询问遗址周边环境整治、配套设施建设、红色故事挖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张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红色遗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红色遗址的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将遗址保护修缮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严格遵循“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科学制定保护规划,细化修缮方案,精准实施本体修复和环境整治,切实守护好红色根脉。
张书记要求:各相关部门要强化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文旅部门要深度挖掘穿镜岩革命遗址、新圩萍塘、太平泗峡坳的背后红色故事、英雄事迹,布入县革命历史展览馆,打造具有感染力、吸引力的红色教育阵地;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红色文旅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完善交通、住宿、讲解等配套服务,让红色资源成为带动群众增收、促进地方发展的“红色引擎”。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红色熏陶、传承红色基因。各乡镇要落实属地责任,加强遗址日常管护,常态化开展安全巡查,及时排查化解风险隐患,确保红色遗址得到长久保护、永续利用。
调研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调研既是一次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也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和精神上的淬炼。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传承发扬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把红色基因转化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答卷。
(灵山县老促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