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巴东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映城 通讯员 李龙三 张莉莉 周月岚 邓传铎)

(李玉琴检查会务筹备工作)
离开繁华都市返乡创业,她用15年时间,从一个“门外汉”蜕变为执掌三星级酒店的“领航人”。她秉持“殷勤、好客、高效、至诚”的经营哲学,创办了巴东人家喻户晓的东方巴人大酒店,将这座酒店打造成为巴东的一张亮丽名片。她就是东方巴人大酒店总经理——李玉琴。
洞察商机 酒店行业扬风帆
“今天旅行团什么时候到?午餐用菜准备得怎么样了?……”上午9点,李玉琴跟往常一样,穿梭于酒店厨房、大堂、客房之间,向各部门负责人询问相关情况。
今年43岁的李玉琴是土生土长的巴东人。2002年从建始师范学院毕业后,她一路南下远赴广东打拼,从学前教育从业者到企业高管,再到自营服装品牌,凭着自小养成的勤劳务实、敢想敢干的做事风格,在大都市过上了稳定生活。
尽管事业有成,但午夜梦回时,对家人的牵挂、对远隔千里的那片山水的眷恋,让常年在外的她萌生了回乡的念头。
随着巴东旅游业逐步发展,各类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游客数量逐年递增,各项创业政策也越来越好,这让李玉琴更加坚定了回乡的信念。
“巴东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旺季很多游客到巴东来,往往只是‘白天游玩、夜晚返程’,当时连一家像样的住宿酒店都难找到!”李玉琴回忆起当初的场景,语气中仍带着些许感慨。
彼时,郑万高铁巴东段开工在即。凭借多年在外打拼的经验,李玉琴敏锐捕捉到:小城旅游若想从“过境地”华丽转身为“目的地”,补齐品质化服务的短板迫在眉睫。
2017年,李玉琴正式创办东方巴人大酒店。酒店共7层,设有50间客房,吸纳40余名员工,以四星标准装修、两星标准收费。凭借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品质,酒店迅速走红,短时间内便成为巴东家喻户晓的商务型中高级酒店。
细节为王 服务至上创口碑
自酒店开业以来,李玉琴一直用心经营。从菜品选购到厨房、餐厅、客房、会议室的日常运营,每个工作环节,她都亲力亲为地实践指导。
“每天7点就到酒店检查是她的工作常态。”东方巴人大酒店副总经理彭婷婷介绍,除了检查客房、餐厅、厨房、大堂的卫生状况,李玉琴每日的检查还会细致到调味料的瓶盖是否拧紧、餐桌是否洁净无污、客房内物品的摆放是否规范等。
“酒店的特色,不仅体现在设计、建筑、装修、产品上,更应体现在服务、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李玉琴说,酒店的核心产品是客房和餐饮,让客人住得舒适、吃得可口是基本要求,而提升酒店品质、强化品牌建设、打造文化特色,是她十多年来始终如一的追求。

(客房一角 )
在细节之处,她巧妙融入“巴东印记”:客房内摆放柑橘、茶叶等本地特产作为伴手礼,让顾客品尝巴东味道;大堂、前台、客房、餐桌等处随处可见巴东旅游宣传手册,方便游客取阅;电子屏滚动播放巴东文旅宣传片,让客人沉浸式感受巴东之美。
“酒店是一个窗口,外地客人能否对巴东留下好印象,我们的服务至关重要!”在李玉琴的带领下,东方巴人大酒店不仅成为外地游客领略秘境巴东的重要窗口,也成为本地举办各类商务活动与文化交流的首选之地,为推动巴东旅游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引领作用,先后荣获“湖北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巴东县信陵镇优秀企业”等称号。
关爱员工 热心公益显担当
东方巴人大酒店有不少与企业同龄的老员工,李玉琴把她们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除了提供免费食宿,酒店还建有“员工之家”供大家学习娱乐,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每当员工遇到困难,她都会伸出援手,帮助解决员工及家庭的实际难题。

(李玉琴(右一)看望困难群众 )
今年57岁的黄家菊自酒店开业以来就在客房部工作。她的丈夫因病常年住院,两个女儿正处于读书的关键时期,家中老人也需要赡养。去年她自己又不幸确诊甲状腺癌,这让她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与焦虑之中。
“两个女儿每年的学费基本都是李总帮忙承担,生活上她也对我无微不至。”黄家菊感激地说,就连她手术治疗住院期间,都是李玉琴忙前跑后,照料她的起居。
疫情期间,东方巴人大酒店被设为防疫隔离点。李玉琴带领酒店员工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全力为工作人员、隔离人员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并多次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及相关单位捐赠餐食和防疫物资,与大家合力抗击疫情。
“做生意不能只想着赚钱,还要不断提升自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李玉琴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多次参与扶危济困、捐资救灾、捐资助学等活动。多年来,她累计投入各类捐助资金超10万元,用点滴善意传递温暖,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谈及未来,李玉琴充满信心:“巴东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酒店业还有很多机遇。接下来,我将继续优化服务品质,探索创新经营模式,为更多游客创造难忘的旅居体验,为更多家乡人提供就业机会,也为巴东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湖北省巴东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