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巴东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焦国斌 通讯员 邓明红 邓传铎)
“近段时间连续降雨,土壤湿度大,大家务必及时给天麻地排水,防止闷柴烂根!”雨过初晴,巫峡深山革命老区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龙坪村党总支书记李胜平穿梭在田间地头,逐户叮嘱天麻管护要点。党员干部扎根一线守护产业,已成为龙坪村的日常图景。
曾经毫不起眼的“灰疙瘩”天麻,摇身一变,成为撬动巴东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最新数据显示,巴东县天麻全产业链产值已突破2亿元大关,龙坪村更是成功跻身恩施州“天麻亿元村”行列,成为全州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这一蜕变源于巴东县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创新推行党建引领、党员示范、产业振兴“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党建引领聚合力,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巴东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建成2500余亩的天麻种植基地和现代化药材交易中心。统一技术规程和品牌标准,推动天麻产业朝着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迈进。连续两届天麻交易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更是让巴东天麻声名大噪,产品畅销全国,吸引众多外地客商洽谈合作,也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与人才投身天麻产业。
在市场开拓方面,党员冲锋在前。巴东县组织党员示范户、种植大户外出考察学习,统一设计地域标识,创新品牌营销模式,培育本土电商带头人,构建“线上+线下”双轮驱动销售体系。如今,巴东天麻年线上销售额突破300万元,产业链不断延伸。
技术创新上,当地引进桶装栽植技术破解轮作难题,与省农科院共建天麻“三下窝”种植试验田,大大提高种植效率,增强产业竞争力。组建“土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实行“1名专家+5户农户”结对帮扶机制,让“土专家”手把手为农户解决实际问题,让新技术、新方法得以快速推广。
党员示范户谭克华1亩天麻种子卖了30万元、成品产值超300万元;预备党员舒俊清致力天麻产业,累计收入60多万元……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展现出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强大带动作用。在利益联结方面,巴东县深化“党员示范户+农户”模式,培育8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带动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产业发展热潮。党员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共享产业发展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党建与产业深度融合,带来两大转变。一方面,20余名党员干部在产业一线成长为“复合型”人才,形成“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另一方面,天麻产业从“零散化”迈向“集群化”,当地成立2家菌种厂、13家专业合作社、5家初加工企业,构建起“菌种培育—标准化种植—产品初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的全产业链,年产值达2亿元,成为恩施州最大产区之一,产业集群显著提高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我们正谋划建设天麻产业示范园,推动‘小特产’迈向‘大产业’,不断创新发展模式,让天麻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疙瘩’。”水布垭镇党委书记贺齐政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湖北省巴东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