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村”里欢乐多 ——湖北省巴东县信陵镇白土坡社区探索“四位一体”模式共建平安学区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4-11-22 15:07:42.0  推荐人:邓传铎  推荐老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来源:今日老区

本网讯(湖北省《恩施日报》记者 付瑞勇 通讯员 向文丛 徐德亮 邓传铎)

2024年11月19日6时50分,长江南岸半山腰处的湖北省巴东一中,铃声响起,灯火通明。校园外,早早起床的何金灵端出一碗营养早餐,孩子匆匆吃完,背着书包出门上学。她稍作歇息,步行到1000米外的服装厂上班。

何金灵是一位陪读妈妈,孩子从乡下考进巴东一中,她选择在巴东县信陵镇白土坡社区安下“第二个家”。

白土坡社区地处巴东一中、职业高中、托幼中心、实验小学等教育单位集中地带,共有学生7000余名,2000余名家长进城租房陪读,该社区成了有名的“陪读村”。

“20年时间,100余名学子从这里叩开清华北大校门。”位于白土坡社区中心地段的巴东一中,“清北班”在巫峡深山向阳生长,孕育、诞生出了“巴东教育现象”,成为一张闪耀荆楚的教育名片。

头顶巴东教育的万道荣光,社区党委书记谭东华肩上却压着千斤担子:陪读家长杂居在社区140余栋出租楼房,群体量大,流动性强,人员管理一团麻,安全防范、应急处置等面临挑战和压力。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谭东华书记心里清楚,要像种树一样呵护教育,根要扎深、枝条要丰茂,必须以近乎苛刻的精细标准,深耕教育沃土,构建平安、和谐的教育生态圈。谭东华把社区平安建设比作永葆教育名片的 “保鲜剂”。

打开社区流动人口信息档案柜,2700余份“一户一档”资料袋整齐排列,管理员刘大春取出一个资料袋展示:出租房屋治安责任书、人口信息登记表等分类叠放,责任书由派出所责任区民警、社区网格员、出租人、承租人四方签字,信息表中租户的户籍地、联系方式、居住成员、工作单位等一目了然。

“从信息板块粗线条设置到栏目精细化分列,社区干部花了近7年时间,持续优化、完善‘一户一档’档案,并实行信息同步输入数据库,形成租户信息线下一张表、线上‘一张网’。”刘大春说,“一户一档”像一张“户籍卡”,让“陪读村”人口管理“一键”可查、轻松掌控。

一张张户籍卡布下一张“数据网”,社区还探索网格管理模式,8名网格员分片区下沉驻点,将便民服务搬到陪读家长的家门口,将温暖填满在网格中,把矛盾化解在网格中,用百分百服务换来了95%以上的初信初访化解率,靠一个个饱含力量的“网格”,筑牢平安学区的坚固根基。

李婷婷是一名网格员,她的“网格”位于白土坡社区兴东路一带,分布着近千名陪读家长。

“陪读家长空闲无事,平时靠玩手机打发时间,最易滋生遭遇电诈、感情纠纷等问题。”李婷婷认为“充实陪读生活”是打开社区平安大门的一把钥匙,她组织陪读家长开展编织技术培训,分享反电诈的技巧、窍门,号召陪读家长组成志愿者服务队,用志愿服务“一抹红”点亮陪读生活。

陪读妈妈田明菊把时间分成了两半,一半是照顾孩子起居,另一半用在编织工艺品、社区公益行动上,她感叹:网格员像知心姐妹一样,给她们无聊的时光带来阳光,手中有了活、心里不再慌!

若把网格员当成移动的服务“窗口”,服务驿站则是陪读家长固定的“快乐之家”,社区在北京大道5号、中环国际小区、巴东一中校园中门设立党群服务驿站,由社区干部轮班值守,搜集社情民意,及时回应心声,号召老党员、退休干部、热心家长加入人民调解员队伍,用群众思维调解群众矛盾,实现系铃人、解铃人的零距离沟通、互动。

“有难事,找老向!”陪读家长口口称道的“老向”,是年过六旬的向仕银,有着23年的党龄。闲暇时段,她在服务驿站客串人民调解员,当好矛盾和事佬、服务热心肠。目前,120余名专业、业余人民调解员入驻3个驿站,成为陪读家长心理健康的“守门人”。

据介绍,服务驿站以架起群众说事的“连心桥”、当好排忧解难的“舒心人”、解决矛盾纠纷的“堵心事”、编织平安和谐的“同心结”为内容和载体,丰富、延伸“四心工作法”,建好人民调解工作室,成立安润童心志愿者护学队、爱润童心暑假公益托管班,并开通“就业直通车”服务,引导100余名陪读家长进入社区内工厂、超市店铺上班,用“四心”串联起党群心心相印的幸福学区。

“巴东教育名片成长并非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涵养、培育、渐变的过程,白土坡社区作为县城学区,积极探索社区、学校、出租户、家长‘四位一体’的联动管理模式,依托一张表格、一个网格、一个驿站,实现‘前端防范、中端化解、末端跟进’的三端同步,推动学区治理从三治到精治,再到善治的持续转变,共护教育名片绽放新的光彩。”信陵镇党委负责人说。

(湖北省巴东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