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老区:同频共振促发展 乡村振兴正当时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4-09-26 08:28:00.0  推荐人:吴恩银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  来源:今日老区

金秋九月,微风拂过“慢城柘荣”的每片土地。从文创田园村到畲族风情村,从恬静宁和的茶园到硕果飘香的果园,从传统农耕田地到现代工业园区……秋天的韵味和乡村振兴的步伐相互交织,勾勒出新时代乡村壮丽画卷。

近年来,柘荣县传承弘扬“柘荣现象”精神内涵,以“小县大城关”建设为主线,在深化城乡融合上先行先试,在推动村集体、农民“双增收”上大胆深化,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带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加快产业升级

推动产业融合新高度

在柘荣,茶产业的兴盛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更为农民的增收开辟了新途径。岭边亭村便是这一繁荣景象的缩影。

岭边亭村坐落于北纬27度的黄金地带,海拔600多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茶树生长的沃土。村里共有茶园2600余亩,茶企5家。群众通过流转茶园、茶叶售卖、茶企务工等渠道,户均年增收2.4万元。

该村还以白茶产业为依托,融合生态旅游资源,建设集白茶产业、茶艺文化、茶道养生、茶园休闲等为一体的茶旅发展模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茶产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太子参产业方兴未艾。眼下正值柘荣太子参种管护时期,在英山乡凤洋村太子参基地大棚内,种参静待采挖,种植户正在进行日常管护工作。

据了解,英山乡凤洋村积极与福建柘参生物科技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共建,通过“支部领办+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有力推动太子参规模化、高效化种植,带动200多户周边村民就业,助力凤洋村户均增收1.1万元左右,走上了一条“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建、强村共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近年来,柘荣县念好“山字经”,深化落实“八个一”要求,做大做强“2+N”特色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太子参产业在全市率先实现“八个一”全覆盖,加快迈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年产销量牢牢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

柘荣高山白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走进京城、登上央视、搭上火车、乘上飞机,不断打响名气、扩大影响;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累计打造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1个,形成“洋坪水蜜桃”“铁场辣椒”等一批乡土品牌;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以上,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连续2个季度增幅位居全市首位,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9%;

僧服销量占全国的70%以上,年产值达2.1亿元,带动2000多人就业,形成以僧衣僧服为龙头,佛堂庄严产品、天然香品、宗教绣品多头并进的特色产业;

刀剪产业已形成民用剪、服装剪、园林剪等25个品种、100多种规格的产品序列,产品畅销海内外……

强化人才引育

探索人才融合新路径

8月18日,柘荣县上海商会人才驿站持续推动谋划“宁聚英才·智汇闽东”人才活动周系列活动,组织开展访贤引才和人才政策宣传活动。

为引才聚才,柘荣县持续加大人才服务招引力度,大力实施“柘籍人才回归”工程,建立“党建乡愁”引领人才模式,完善在外能人联络与会商机制,组织开展招商引智推介会活动。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打造12家人才驿站,开展各类人才活动45场,服务人次20458人,吸引了80余名能人回乡创办企业。

草本汤品牌创始人林春松便是回乡能人之一。林春松是柘荣县宅中乡人,他所经营的草本汤是一家以经营养生药膳为主、融汇各地风味小吃为一体的直营餐饮品牌中餐店,在省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

在柘荣县政府的招商引资和乡贤回归政策感召下,林春松回乡投资,建设草本汤(全国)生产服务中心项目,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贡献力量。

引才更要育才。柘荣县坚持建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深入实施“头雁引领”行动,全面落实“常态培训、跟岗锻炼、导师帮带、擂台比武、量化考评、激励关怀”等六条针对性举措,培育一批能说会干的村级“头雁”,择优选拔5名优秀村主干进入乡镇干部队伍,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乡村振兴队伍。

同时,加强本土人才培育,研究制定乡土人才培育方案,出台《柘荣县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遴选办法》,每两年认定20名具有一技之长且带动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乡土人才给予奖励,并优先安排优秀乡土人才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训、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等。

——王岩龙围绕“绿色、有机”生态理念,形成“石古兰野放茶”“老白茶”“高山老白茶”三大系列产品。同时,探索利用林下种植、定制采摘、茶溪游亭等资源延伸茶产业链,挖掘茶文化,积极推进茶旅一体化,让更多的群众通过茶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游铃斌将一个辣椒小加工坊发展成一家集辣椒种植、收购、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企业,带动周边乡镇3000多农户种植辣椒,实现户均增收1.2万多元;

——林用全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建设现代农业园,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取得了辐射示范和带动周边农户的效应,为粮食安全、稳产保供贡献自己的力量……

挖掘文化底蕴

促进文化融合新深度

走进柘荣县富溪镇霞洋村,一股浓郁的鼓文化氛围迎面扑来。房屋错落有致,各式各样、独具匠心的竹钉鼓点缀在蜿蜒小径两旁,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情。

彭鼓技艺流传百年,2022年被列入宁德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近年来,该村积极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成立柘荣彭鼓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探索“文创公司+非遗工坊”发展模式,建设彭鼓文创馆、“鼓旅体验”基地等设施,并加强与高校合作开发彭鼓饰品、奖品、艺术品等40项文创产品,切实以非遗发展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升级,带动18户群众参与彭鼓各工序制作,实现村集体、农民“双增收”。2023年,彭鼓全产业链产值达100万元。

在柘荣县,畲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乡村振兴的现代步伐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近年来,乍洋乡宝鉴宅村作为畲族聚集村,将畲族元素融入村庄发展规划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在提升村容村貌和完善基础设施上下足功夫,更在深挖畲族文化的同时,积极开发畲族扎染、畲药科普等互动体验项目,建设畲族文化展陈馆、畲药园等设施,让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驾齐驱。2023年,宝鉴宅村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创新实践,吸引了近8万人次的游客游览参观。

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柘荣县深入挖掘文化底蕴,以文旅产业串联城乡,打造“一城三区”发展格局,培育11个市级金牌旅游村,创建2条省级乡村振兴精品线路,串联3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2个研学基地、1个实绩突出村,建成一批县城市书坊、口袋公园,培育全省唯一“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区、村(镇)”双城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休闲旅游村靴岭尾村,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半岭村等一批文旅特色乡村(镇),形成“全域旅游圈”“半小时交通圈”“5分钟阅读圈”。

走进柘荣县城郊乡靴岭尾村,满目皆是“剪纸”,剪纸窗户、剪纸文创、剪纸体验馆、剪纸传习馆……很难想象这个文创田园村,曾是远近闻名的发展落后村。

曾经的靴岭尾村基础设施差,产业基础薄弱,劳动力外流严重。该村依托剪纸历史,以打造“剪纸第一村”为目标发展文创产业。经过几年发展,靴岭尾已建成剪纸体验馆、传习馆,油画体验馆等基础设施,还定期邀请剪纸非遗传承人作为帮带导师,带动全村剪纸能人,用一把剪刀剪出致富新画卷。

靴岭尾村文创产业发展是柘荣县培育优质乡土文创的成功案例。柘荣县充分发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品牌作用,深入挖掘非遗技艺魅力,实施柘荣剪纸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程,与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共建柘荣剪纸产业创新发展聚集区,扶持发展剪纸创意文化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IP。靴岭尾村入选“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品牌节文化振兴典型案例”、获评“福建省新时代特色文艺示范基地”、荣获“2023年省级美丽休闲乡村”。

如今的柘荣乡村,产业兴旺、人才汇聚、文化繁荣,正朝着“闽东药城”和“中国慢城”的目标砥砺奋进、阔步前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