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叶”变“大茶业”,看霞浦如何“酿”好这杯茶→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3-11-28 18:56:01.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霞浦融媒 霞浦新闻网 2023-11-28 09:59 发表于福建

促进茶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持续做好霞浦富民文章

霞浦产茶历史悠久,是福建省2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2022年,全县茶园面积13万多亩,毛茶产量近10359吨,产值77129万元。全县涉茶人口达13万余人,茶产业发展维系着千家万户,茶产业已经成为霞浦县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民生产业。

农历十月是茶树轻修剪的季节。这一天,崇儒畲族乡的茶农郑丽云趁着晴好天气在茶园里修剪茶树。今年,她种植的四亩茶叶为她家增加了经济收入,家里的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郑丽云曾是贫困户,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引导下,靠着种茶脱了贫,从低矮的小瓦房住进了二层小平房。

“以前住在下村的老房子里,茶叶种得少,只种两亩多。如今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我们的钱袋子慢慢鼓起来了。现在我家种了有4亩多茶叶,每亩收入是6000元左右,一年的收入也有2万多元。种植茶叶,是我们家的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之一。”郑丽云说。

茶产业不仅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霞浦县除海岛外的14个乡镇(街道)都种植茶叶,全县年产值约7.7亿余元。

当下方兴未艾的霞浦酿茶,历史悠久。由于战乱、人口迁徙等原因,酿茶一度失传于世。在传承人董金凤的发掘和研究下,古法酿茶得以恢复。

“2015年,我们从酿茶研究阶段进入了研发阶段,到今年为止,已经基本完成了茶曲的量产,下一步将进入酿茶的量产。同时,政府非常支持酿茶这个产业再发展。”董金凤说,希望酿茶能够成为群众生活中的口粮茶,这是我们酿茶人的心愿。

如今,霞浦全县共有茶叶加工厂近200家,拥有“霞浦元宵茶”“霞浦白茶”两个公共品牌及“元宵”“目海”等100多个子商标,霞浦的茶产业正持续向好发展。

“近年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霞浦的茶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相比茶产业发达地区,还有不少短板,比如茶产业的机构还不够健全、品牌影响力不足、产业融合度低、产品结构不够优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希望通过加大茶产业扶持力度建议的办理,各级各部门能够上下联动、齐心协力,推动霞浦茶产业进一步持续健康地发展。”崇儒乡人大主席、县人大代表许晨丹表示。

在许晨丹提出关于加大茶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后,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该建议的办理情况,持续两年将该建议列为重点建议件,开展跟踪督办。今年初,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茶产业发展情况“回头看”专项调研组,通过实地察看茶企,召开各有关单位、调查组成员座谈会,听取汇报,征求县农业农村局、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和茶企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使得霞浦茶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实现了茶农普遍增收,茶企明显增效,茶产业在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收到人大代表的建议后,县茶产业发展中心高度重视,并认真办理。2021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茶产业振兴的意见,为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3月,还调整充实了霞浦县茶产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作为组长,县长作为副组长,为霞浦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此外,为全力打造公共品牌,2022年起,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广,‘霞浦白茶’冠名高铁列车、在厦航飞机上投放公共品牌广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杨美丽说。

记 者:叶志坚 张 羽 蔡 惠

责 编:林炜洁

编 辑:吴丽娟

审 核:郑小倩

监 制:林 喜

总监制:陈秀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