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新时代“三都澳人才”强市战略要求,促进北京宁德两地医疗机构之间合作,助力宁德医疗水平持续提高,9月21日,在京闽籍医学专家代表将到霞浦县医院开展义诊活动。
义诊时间
9月21日(星期日)上午9:30-12:00
义诊地点
霞浦县医院门诊一楼大厅
义诊内容
神经外科、肿瘤、肝胆外科、心血管科、疼痛科、甲乳外科、口腔正畸科、消化内科
温馨提示
请有就诊需求的患者携带既往病历、检查报告,当天提前到义诊现场预约就诊。
专家简介
潘隆盛,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医学部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保健和会诊(第四届)专家
科技部和工信部重大专项评审专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医疗器械技术评审专家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经外科专委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放射生物与多模态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技术分会常委
美国神经外科杂志“Neurosurgery”中文版编委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委员
原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颅内肿瘤微创综合治疗分会主任委员(第2届)
原国家卫生部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X(γ)刀医师专委会委员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吴健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学术委员、首届肝胆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美国UCLA医疗中心客座教授
国际肝胆胰外科协会(IHPBA)成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国家一级协会)常务理事
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全国肝癌专业学组主任委员
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特聘专家
主编《现代肝癌诊断治疗学》
1985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工作至今,1995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外科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以来担任腹部外科副主任,并兼任首届肝胆外科主任。从事肝胆胰、胃肠及乳腺癌等的诊治研究30多年,主要研究方向是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瘤的外科治疗,特别在中央型肝癌以手术为主(包括微创技术)的综合治疗研究中取得突出的成果。
陈步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
1996年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毕业,师从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徐成斌和胡大一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擅长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率先在国内开展冠状动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擅长冠心病、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高血压眩晕以及老年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副主编学术专著10部。
目前是美国心导管和介入治疗学会会员(SCAI)、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FESC)、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心肺血管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心脏康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全科医学应用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
郑东海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
师承中国科学院吴孟超院士、国医大师路志正及吉良晨,深耕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任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科研副院长,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慈丹治疗肝癌”课题执行负责人。兼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出身中医世家,12岁随父行医,传承创新郑氏肿瘤治疗体系 ,临床服务患者超10万人次。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工党中央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肿瘤分会顾问,参与制定肝癌诊疗规范,推动“肿瘤三部曲和四位一体”肿瘤治疗模式。
主编和参编《肝癌瘀毒论》《郑伟达中医治疗肿瘤学》等10部专著, 发表SCI 等论文68篇,获福建省政府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5项;2016年获首都劳动奖章;2020年北京市劳动模范;福州市第十二、十三政协委员。
刘益鸣,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2013年博士毕业后就职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疼痛医学科。2016-2017年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习。
主要从事慢性盆腔会阴痛、顽固性神经痛的神经调控和康复治疗。特别是对阴部神经痛、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慢性盆腔炎相关疼痛的诊断、治疗及康复具有丰富的经验。
现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麻醉与疼痛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疼痛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疼痛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西城区疼痛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副主任委员。
朱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普外科乳腺专业副主任医师,手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乳甲分会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委员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乳腺外科专委会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从事乳腺外科临床工作20年,熟悉各类乳腺疾病、乳腺恶性肿瘤的综合诊疗、乳房整形重建,精通乳腺疾病经典手术、微创手术、单孔腔镜手术治疗。于国内首先开创肉芽肿性乳腺炎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性治疗模式。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课题各一项。发表论文(中文核心期刊)、SCI论文多篇。
黄一平,博士,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中华口腔医学会美学专委会委员,北京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及合学专委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唇腭裂专委会青年委员。《Scientific Reports》《BMC Oral Health》期刊编委,《口腔疾病防治》期刊青年编委。
致力于各类错畸形的正畸治疗,以疑难复杂的唇腭裂正畸为专业特色,擅长正畸-颌面外科多学科联合诊疗。参编《唇腭裂与正畸治疗》《现代口腔正畸学规范诊疗手册》书籍,主译《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健康科技创新联合项目、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9项。参与制定中华口腔医学会团体标准1项,国家授权专利17项,以一作/责任作者发表于SCI论文34篇。
获得欧洲正畸学协会Beni Solow奖、美国正畸协会CDABO年度病例奖、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进步奖、北京医学科技进步奖、首届北京大学优秀青年医师奖、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优秀医疗工作奖、先进个人、海淀区优秀病案等荣誉。
来 源:霞浦县医院
编 辑:黄光华
责 编:郑玮婕
审 核:郑小倩
监 制:林 喜
总监制:陈秀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