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见一面
谢何平 摄
不如见一面,就在三沙,在一路向海的这一端。
在三沙,有许多浪漫的时光,譬如一扇窗打开一片蓝,一片璀璨的星河点燃一片海。我们隔着山海,绕进了这片梦幻的光影世界。
三沙的光影与众不同。海面上氤氲着远方的岛屿,绵延不绝,层层叠叠的山峦托着海上缥缈的薄雾,似梦却又不似梦,让人思绪万千。
喜欢在盛夏这个充满回忆的季节里,与三沙来一次诗意邂逅。三沙的街头巷尾,行走着各地前来旅游的人们,与空气一同来来往往,有着恍如隔世的回忆,南音亲切,余味缭绕,温暖扑面而来。随意走进一条街巷,时光藏匿着闲碎,却又有放下灵魂的松弛,古早味美食摊位,热气腾腾的各色小吃,让人不辜负。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就是当下的三沙。
三沙还有与众不同之处,应是一幢幢沿海而建,大大小小、形色各异的民宿。小皓、东壁、虞公亭、奇沙……沿路的小小村落,林立着风格不同的民宿。每次坐车经过疏港公路,一回首,沿海的山坡上,一层层又一格格,这一片五颜六色的民宿让人惊艳。当霓虹点亮每一扇窗的夜色时,我难忘于这一次次的回眸,他们的故事又一次浮现。
缘起,在多年前。
同事带我认识了刚回乡的阿曼,因为喜爱家乡的这片海,她带着创业的梦想,选择在三沙开一间民宿,取名“拾间海”。
还记得那是一个初冬的早晨,她诉说着她与“拾间海”的故事,我们坐在水院的院落里,阳光洒在泳池上,斑斑点点,闪烁得心都摇曳起来,近处的亮白色与眼前光影盎然的蓝色,柔光旖旎,无边无际的开阔,是这些年一直难以忘记的舒适。在院子里,阿曼说,她只想在原乡,有一处让灵魂自由地安放的地方,于是有了“拾间海”,有了这十间房的故事,墙上的那一段字,至今还清晰:一路向东,一起遇见你,遇见这片海……
几年间,“拾间海”又有了85号、拾光餐集和拾光书局、蓝色无边泳池等网红打卡点,相关内容刷遍各大网络APP。许多外地朋友从网络媒体慕名而来,拾光餐集的灯光,闪烁如星河云涌,窗外的日夜晨昏轮换着光影;每一个物件的摆设,朴素又不刻意,随手拿起,都能感受其温暖而柔和,大抵是阿曼的心已逐渐交给了家乡,越来越贴合海的胸怀。“拾间海”的每一天,故事正在悄然发生,它敞开的这扇窗,容纳着大家的梦想。
如果“拾间海”是书写三沙精品民宿的一段缘起,那么“三宅行深”便是倾诉一个放下的故事。
“三宅行深”的掌柜李艳说:“来这里,什么都可以放下,当然也包括人心。”
认识李艳非常偶然,但又一见如故,她与我闺蜜同名,我们年龄相仿,所以见到她,有一种自然的亲近。
“三宅行深”位于虞公亭通往镇区的路上,深咖色的外墙,带着一丝古朴,也有些隐蔽。门口有一个方形门匾,书写着宋锦捆边的“三宅行深”四个字,下面还有三行隽秀的楷体字“凛冬散尽,星河长明;时光不语,行深而至;譬如北辰,群星拱极”。一切显得不经意,却又诠释着这个品牌初始的故事:“三宅行深”是两位土生土长的三沙人——李艳、郑潇致共同创办的。两年前,李艳在经历半城里和勿舍两个品牌的运营后,决定拓宽民宿新概念,于是她和郑潇致选用自家宅基地,重新装修。在庭院铺草皮,养花、植树,为泳池蓄水,一个明月皎洁的夜晚,当宅院重焕新生时,他们抬头望见了天空中的北斗七星,于是便有了“三宅行深”与星辰有关的七间房:天枢、天玑、玉衡、天璇、天权、开阳、瑶光。
何为“三宅”?其意为“三沙人自己的房子”,还有一层隐喻是“日落”。因为“SunSet”在英语中意为“日落”,从发音的角度来说,与“三宅”不谋而合。
在李艳看来,年轻时,追求日出的热烈与滚烫,在浮华褪去的中年,更钟爱苍穹之下静享日落的从容与淡定,唯有落日才得以安抚人心的浮躁。同时,也意为在这条路上越走越深远,这仿佛是她内心的写照,于是有了“三宅行深”。
在“三宅”的落地窗下,透着丝丝缕缕的原木清香,转角处透着隐隐的禅意。暖色调的大堂内,透着舒缓,时间安静地过,悄无声息,像是在日出又日落的海边低声细语。置身于此,即可寻觅远景,也能将海滨美景藏于心间。
“三宅”通往海边的每一级阶梯,都藏着淡淡的灯光,柔和的光晕,让心瞬间变得柔软。随意坐在台阶上,就可轻松地望见海,漫无边际,就在眼前。这辈子注定要遇见一些人,经历一些事,他们,或让你成长,或让你学会取舍。因为有些人在你的生命里来了又走。可是人若空了心,灵魂就居无定所。这一刻,在这里安静地听海,或想一段心事,甚至什么都不想,就此放空。
那就放下吧。“三宅行深”适合相遇、适合遗忘,也可以再出发。
夜晚的三沙光影栈道,随处有着星星点点闪烁。半山的拐角处有一家咖啡屋,叫“橘子与海”,它仿佛是深夜里的一道光。咖啡机旁的杯架,摆设着美丽透亮的玻璃器皿,在灯光下晶莹剔透,我正在犹豫着咖啡单上的名字:爱在日落黄昏、日落归山海,暮色玫瑰……是选择薄荷美式还是意式拿铁呢?有一个当地的小男孩跑过来说:“姐姐,来一杯‘这个夏日我恋爱了’,不但好喝,还会令你心情愉悦。”
原来这个花式咖啡,连名字都这么有冲击力。是啊,恋爱很甜,但过日子终究是要隐入山海的。还是来杯“日落归山海”吧,这山海一日,犹如人间十年。
“橘子与海”的咖啡空间,犹如苦涩日子中的一道光、一丝甜。凭窗望海,听海风窃窃私语,看海的心事无穷宽广,书写着夏日清凉,却又吟诵着时光安然清浅。
心事不再荒芜,就这样与海的诗情画意撞了个满怀。“来三沙吧,不如见一面……”
· 作者 ·
何焱红
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霞浦县直机关单位。工作之余喜爱散文写作,作品散见省市媒体。
来 源:闽东日报
编 辑:张烙莹
责 编:李昊锴
审 核:郑小倩
监 制:林 喜
总监制:陈秀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