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火旺:永恒的信念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4-07-19 20:54:07.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原创 傅火旺 爱尚霞浦 2024年05月12日 13:03 福建

五一长假,一家人得闲到周边遛遛。从连城开车出发,很快到朋口镇。沿着319国道,我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看了几个红色景点。虽走马观花,未能深入参观,但“信念”这个词却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们在文坊村短暂停留。文坊是红色特工项与年(曾经化名梁明德)与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的故乡。项与年与项南是父子。村里建有明德公园、项南纪念馆等。

1932年6月15日,蒋介石在江西庐山秘密召开“剿共”会议。当时正在进行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他企图凭借这一次的行动全歼整个红军。蒋介石为这次行动取了一个名字——“铁桶计划”。计划如顺利实行,红军将危在旦夕。

“共产党的老朋友”国民党少将莫雄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将此“剿共”核心情报交给项与年。送信之事刻不容缓。如何完成任务?项与年走在途中发现,关卡之中最少被检查的人就是叫花子。项与年看看路边的碎石,眼一闭心一横,拿起一块朝着自己的面门就直接砸过去。应声之间4颗门牙脱落下来。他晕了过去。醒后,他撕烂自己的衣裳,让口中的鲜血沾满衣服,佯装自己是沿街乞讨的叫花子。1934年10月7日,他顺利把信送给远在瑞金的周恩来。红军根据项与年传递出来的情报,在1934年10月10日的夜间就开始出发,进行全面的战略转移,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长征。毛泽东在长征突破乌江天险后曾感慨:“我们这些人能活着出来,搞情报的同志是立了功的!”

自己动手把四颗门牙砸落。想想该有多痛。没有坚定的信念,如何下得了手?如何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从文坊前行,车行十来分钟,我们来到了松毛岭战役遗址,瞻仰了中央苏区松毛岭战役纪念碑。纪念碑碑名由迟浩田将军题写。站在碑前,微风拂面,思绪纷飞……

松毛岭,是中央苏区核心区域的东大门,位于福建省长汀县与连城县的交界处,由南至北蜿蜒80多华里,从东至西宽30多华里,森林茂密,山峰耸立,山路崎岖陡峭。主峰金华山,海拔955米,地势险要,当地一直有“宁走鬼门关,莫上金华山”之说。

保卫松毛岭,就是保卫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汀州(即长汀县城,古代州府治所),就是保卫红都瑞金!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及福建军区地方武装坚守松毛岭,与配有飞机大炮的10万敌军展开了连续七天七夜的浴血鏖战。上万名红军将士在松毛岭战役中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为迟滞敌军向中央苏区核心区域推进,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的战略大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以一当十,视死如归,上万名红军将士牺牲在松毛岭。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成就了松毛岭上的悲壮!让后人缅怀,让后人铭记!

下一站,我们来到了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中复村被誉为“红军长征第一村”。我们参观了红军桥、观寿公祠等景点。“生命等高线”“六子参军”的故事深深震撼了我们。

中复村有座客家廊桥,桥柱斑驳,然而一道离地1.5米的刻线却依旧清晰可见。这座廊桥被当地百姓称为“红军桥”,是当年红军在中复村的征兵处。桥上这条刻线被称为“生命等高线”。“人比枪高当红军”。当年红军招兵的最低门槛是身高1.5米。为什么呢?因为红军使用的是1.5米长的汉阳造步枪,只有身高超过1.5米的年轻人才能扛枪参军。

1934年,在这座桥、这条刻线前,无数年轻人义无反顾报名参军,单单中复村就有近600人。然而,这些报名参军的人,十之有九,再也没有回来,这条线也就永远定格在那里,成为“生命等高线”。

“就是断了香火,也要跟着红军干革命!”塘背乡贫农团有一位叫罗云然的老人,他把六个儿子都送去参军。乡苏维埃主席蔡信书曾想让老人的小儿子留在身边照顾,老人不同意。后来,他们全部壮烈牺牲。

“六子当兵”的感人故事,正是当年苏区扩红的典范。明知危险重重,九死一生,他们为什么还愿意跟着红军走呢?老红军、老战士用十分朴实的话回答:“共产党、红军来了,我们就有了活路、有了活的希望。”“跟着共产党有出路!”我想,这就是信念!这就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用生命追寻的答案!

接着,我们来到了长汀县。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曾评出两座“中国最美的山城”,一座是湖南凤凰古城,另一座就是长汀古城。长汀古城不但风景优美,人文底蕴丰富,而且革命文化深厚。城内革命景点众多:瞿秋白烈士纪念碑,杨成武将军纪念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试院,中央第一所红色医院旧址(含毛泽东休养所)——福音医院,福建省委旧址(周恩来旧居)——基督教堂,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毛泽东、朱德旧居)——辛耕别墅等。

车流不息,我们仅远远地瞻仰了瞿秋白烈士纪念碑。

瞿秋白曾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与鲁迅是肝胆相照的好友,中文版《国际歌》歌词就出于他的译笔。

1935年2月,瞿秋白不幸被捕。6月18日临刑前,他神色不变,坦然走向刑场,沿途用俄语和中文唱《国际歌》。到刑场后,他盘足而坐,回头微笑着对刽子手说“此地甚好”,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饮弹洒血,从容就义。时年36岁。鲁迅先生说:“瞿秋白的革命精神和为党为人民的崇高品格是杀不掉的,是永生的!”

一路走来,一路感动。战争年代,中国人民饱尝苦难,但坚信革命必胜,以宁死不屈、血战到底的气概和坚毅书写了胜利诗篇。今天,我们仍需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