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谢清 文旅霞浦 2024年09月03日 17:13 福建
龙首山巅隐藏着一座古寺——圣水寺。圣水寺始建于何年?据张景骞先生考证,建于宋元符二年(1099),初名北山尼寺,后名圣水庵。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福宁州志》记载:“圣水庵,在龙首之巅。庵前有井,广丈许,水清泚,俗传愈疾,故名。国朝万历五年(1577)重建。”由此可知,圣水庵因庵前有“圣水”井而名,水因能愈疾,而名“圣水”。明万历五年,僧如凤重建。历史上多位官宦及文人墨客吟咏。
(20世纪90年代圣水井)
圣水庵
游乔(明,赠参政)
未向金门进五规,上方寂阒暂迟回;
闲从白日隙中过,身自红尘飞处来。
太宇四方宽眼界,清风万斛绝氛埃;
举头便觉长安近、却笑严光老钓台。
(2015年前圣水寺)
圣水庵
林遂(明,进士)
登登三度绝巅游,此日陶情仗邺侯;
击鼓不妨花到手,寻梅宁怯酒传筹。
玉壶泉透乾坤脉,翠浪松翻今古秋;
我已投闲聊共乐,江湖万里敢忘忧。
(2015年前圣水寺玉壶泉门)
圣水庵
蔡琳(明,福宁州同)
独刹莲花顶,何来水得名;
澄云清病骨,蘸石濯尘缨。
莫漫搌眉去,还应沁暍行;
沧桑疑圣迹,一勺总关情。
(圣水现状)
圣水山月下
傅汝舟(明,今福州人)
行寻流水从吾好,卧看青山奈尔何;
永夜松风扫星月,经旬衾枕傍天河。
身闲渐与仙人似,地静频闻山鬼过;
短剑秋深思故国,白云回首万峰多。
(2015年前圣水寺大殿)
对于民间来说,传得最多的便有这么一个故事:清康熙年间,皇太后患眼疾,梦中得示,莲花峰有圣水可治,得而治之,眼疾痊愈。康熙皇帝遂命福宁总兵吴万福重修寺院,并敕封为“圣水寺”,显亲王赐“拈花抄旨”匾额。为圣水寺的“圣水”赋予了神奇的色彩。因此,每逢重要节气,霞浦群众就有登龙首山,取圣水,泡香茗的习俗。直到民国还专门开发“霞浦圣水寺特等香茗”,打着“涤烦清心”的广告。
(民国茶票)
然而,远在霞浦的一口水井,真和北京城内康熙皇帝、皇太后有关系吗?近日,在查阅游寿先生手稿资料的时候,意外发现一条珍贵的记录:“土人相传圣水寺之历史,云:清雍正时,皇太后病目,太医无效,忽梦老人进圣水,洗之。旦起,能视。遍询朝贵无有证之者。邑人林祖成官光禄寺少卿,以桑梓名胜奏,故有亲王献匾之事。据此,则圣水寺不应规制鄙陋,乃尔蓋祖成!侒倖进身既失势,悉夺所赐,圣水何辜?遇人不淑。”
(游寿手稿)
据游寿先生考证,圣水寺的“圣水”,之所以有这样神奇的传说,和武进士林祖成有关。
林祖成,字庆维,号曲泉,约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前后,其父林开燧擅长医术,曾撰有《活人录》一卷。林祖成自称“少时好驰马试剑,不治章句,年十九始就学”,其父除授“诗礼之训”外,还“旁及于医”,祖成颇多领悟,但习武不断,“二十三岁游武庠”,康熙五十二年(1713)考取武举,康熙五十七年(1718)中进士,初选为蓝翎侍卫,赐花翎。雍正即位后,升为乾清宫一等侍卫,不久,又担任光禄寺正卿兼太医院副使,并协领京营事务。
林祖成任职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均得朝廷信任。在天津任内,雍正特颁“垂裕后昆”匾额一面,并挥笔题五个大“福”字赐之。祖成遂于家中兴建“五福堂”,并有“承恩楼”以供御赐之物。祖成母亲年老在家,特钦赐祖成子林明为进士,专事奉养。新任福宁总兵颜光旿陛辞时,雍正谕其到任后代为慰问,又赐绣金盘龙坐褥及靠枕,祖成母不敢用,舍予西郊临水宫。事迹入《霞浦县志·宦哲》。
(民国《霞浦县志》)
原来不是康熙帝,是雍正皇帝时,皇太后得了眼疾,太医治疗无效,因梦见一个老人进圣水,洗了眼。第二天,醒来竟然恢复了视力。这件事看似荒诞,也许是巧合。关键皇太后向众朝贵询问求证的时候,作为太医院副总管,皇帝身边的宠臣林祖成,不仅成功解围了皇妃、皇太后们对宫廷太医技术水平的怀疑,也把家乡的一处“名胜”推荐到北京皇城去。难怪游寿先生说:“则圣水寺不应规制鄙陋,乃尔蓋祖成!侒倖进身既失势,悉夺所赐,圣水何辜?遇人不淑。”
林祖成,号曲泉,是有原因的。据《霞浦县志·杂录》记载:“生祖成时,曲井泉涌,故号‘曲泉’。”曲井,位于西新城中(现曲井头),民国《霞浦县志》、万历《福宁州志》均有记载:“相传此井窍通于海,味极清冽。水时或涨,澄溢则为吉兆,至今犹然。”
(曲井)
林祖成生时因故乡的“曲井”而名,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又因故乡的“圣水井”化险为夷,才有后来霞浦老城关“五福堂”的故事,世代相传。在此,我们对于“背井离乡”这个成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穿越三百多年,呼朋唤友拾级而上,在龙首之巅,圣水清澈见底。只是幽静可陶情的圣水寺,早已面目全非。
(圣水寺现状)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字体等)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在相关帖子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
来 源:霞浦博物馆
编 辑:杨玲
责任编辑:陈勇
审 核:杨莉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