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孟楼逛作家村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0-11-24 10:16:18.0  推荐人:朱德成  推荐老区: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  来源:今日老区

走孟楼逛作家村 

◎撰稿人:朱德成

撇下湖北襄阳城古老安详的目光,顺着汉江望上,行过悠悠的老河口市赞阳古道,再一直往北,便可以看见革命老区——孟楼这个小镇。它面朝河南邓州,背依湖北河口,就如同鄂西北的一双眼睛,从地平线上凸现出来,窥视着鄂豫两省千百年来的生命繁衍,也见证着一个口子镇的沧桑变迁。

1984年建镇的湖北省老河口市孟楼镇地处鄂西北、豫西南的交汇处,与河南省邓州市孟楼镇毗连,207国道纵贯全境,汉孟、南孟两条省级公路在此交汇。集镇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一步跨两省、鸡鸣响两县”,自古就是“途通川陕达汉江,商贾云集货堆山”的繁盛之地。

老河口市老促会长石国强指着集市上一条依稀可见的分界线说,14年前的一天,《经济日报》的记者许宝健正是踏过这条跨越两省的分界线,指点着同为孟楼的两个小镇的发展现状。1992年5月5号,《经济日报》在一版显要位置刊发了题为《从孟楼到孟楼》的长篇通讯,引起了时任河南省省长李长春同志的关注,专门做出批示,要求河南相关地区的领导认真反思,迎头赶上湖北孟楼镇。孟楼从此蜚声国内,也由此拉来开了两个孟楼镇友好竞争的序幕。

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孟楼镇,不仅成了湖北与河南两省市场竞争和产品辐射的“桥头堡”,也成为展示湖北整体形象的“窗口”。 石国强告诉我,说起孟楼的渊源,还要从一间铁匠铺说起。孟楼,在宋代时称“辛兴街”,后被金兵烧毁,改称两兴集。清朝咸丰年间,改称“浑家楼”;清同治年间,又改称孟楼至今。相传同治年间,有一位姓孟的铁匠,在铁匠铺旁搭了个包子店,他卖的包子料全味美,却只卖三文钱一个,当买包子的人掰开包子一看,里面还夹着两个一文的铜板,所以过往的客人都喜欢到孟家吃包子,随即他的铁匠生意也越做越好,盖起了一座小楼,人称孟楼。后来孟家兄弟为了扩大铁匠生意规模,分别在老楼的南北兴家立业,并以同样的方法发了家,盖了房子,周围渐渐形成了一座集镇。

孟楼现在分属于湖北和河南管辖,两个集镇都叫孟楼,据说都有孟铁匠的后代。而孟楼的铁匠说起来可是大有来头。1916年,小伙子王德仁来到光化县(老河口前名称)土地岭当长工,托人说合,他拜孟楼王三黑学烘焙。他潜心学艺,学得一手好锻工技艺,并从1923年开始在孟楼自营烘炉。为尊重师傅,他将自己生产的镰刀上打上“王王”烙印,由此得名“双王师”,“王王”牌镰刀几十年盛销不衰。解放后,当地的孟楼铁器合作社继承了王王牌镰刀的锻打传统,每年外地订货者数以千计。

如今,在孟楼镇的集市上,还住着几户以打制铁器为生的手艺人,尽管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也早已说不清他们该算是湖北人还是河南人的后裔,但两个孟楼镇一衣带水的历史渊源却是不争的事实。在今天,每逢双日,天没亮就会有大批来自河南邓州等地的农民开着摩托汽车,挑着蔬菜粮食,赶着鸡鸭牲口,络绎不绝地赶到老河口市孟楼镇的汉孟农贸大市场,热闹的赶集场面一直要持续到中午时分。

据《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公元320年,惠王为孟子建楼阁讲学,孟子在此传道授业解惑多年。后为纪念孟子在此讲学,在楚北魏南遂分别以“孟楼”为名设镇。清朝同治年间,曾有一牌坊立于两孟之间,分别中书有“中州贤林”和“唯楚有才”八个大字,后毁于战火。2002年4月1日,湖北省老河口市孟楼镇副镇长黄应山与河南省邓州市孟楼镇副镇长陈祖瑞,为重建明朝宰相李贤的故居坐在了一起。双方在规划图上确定,将李贤故居建在邓州市孟楼镇长乐村。新建的牌坊中,正对湖北省的那块横匾上为“中州贤林”四个大字,正对河南省横匾上的四个字是“唯楚有才”。

孟楼镇距襄阳市区约90公里,在国道附近的李河村是孟楼属下的一个村子。这几年,李河村正着力打造湖北省第一个村级作家村,是孟楼的一个亮点十分显眼。全国独一无二的地域位置,作家村的神秘光环,引来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探寻。

车下316国道,远远看到在入村的路旁栽种着一些少见的树木,多以“李”字开头或含有“李”字的树种。

迎面而立的村口牌坊,砖雕麒麟,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匾额上镌刻“经传道德”四个大字。两边的写着:“田可耕桑可蚕书可读袭誉传家至宝,战则胜攻则取守则固文忠开国殊勋。”

因为老子的名字叫李耳,与李河村有着渊源,这里的人们便把“道德”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

这是一个流淌着书香的村落,李河村民有喜欢读书传统,村里人把自己的村子叫作“书香李河”。进村要路过一座石桥,石桥下是一条小河流,就是李河。小河在此打了转,形成一个湖泊,名叫“耳湖”。

据村里人说:“耳湖”有两个意义,一是形容湖泊不大,只有耳朵大小,二是源于老子李耳,李河的湖,因此得名。

静美的耳湖里,石桥的一边长满了香蒲,另一边是荷塘。仿佛从遥远的诗经中走来,“彼泽之陂,有蒲与荷。”绕耳湖走一圈,脚下旧时的石板桥,在“乡愁”里,让人找到了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远古的中国文化,沿着《道德经》漫向李河村的深处。

李河村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李河人民公社。耳湖对面是公社的老院子,周围散布着供销社、粮管所,卫生院,兽医站,信用社,1987年撤区并乡之后闲置,2019年4月被村民李春平买下。

1973年出生的李春平在外闯荡多年,从一个打工仔蝶变成小老板。致富后不忘家乡,李春平反哺乡亲,带领村民寻找新的致富门路,把原来破烂不堪的“老公社”旧址,投资六十万重新修复,把新成立的企业“耕读李家农业有限公司”的牌子挂在“老公社”的大门前。

老公社院子内新建的两个图书馆,已现雏形,一个是作家图书馆,全国知名作家的图书将在这里展出;二是本土作家馆,也就是老河口当地作家们所出的书籍摆放处。正面的一座二层楼,将是未来的民宿,里面恢复了原来人民公社的样子,布置成各种特色的房间。一楼处的厨房,就是作家的食堂,作家们笔耕之余,可以自己动手买菜做饭。

阳光落在人民公社的老屋上,泥土的清香,书籍的芳香,夹杂着生活与文化的气息。图书馆的二层,是作家卧室和创作室,室内的白纸灯,松软的棉花被,开关用的是灯绳,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作家,都有久别归家的感觉。

李春平性格内向,诚实真诚。从刚开始骑着自行车收鸡蛋贩卖,到后来买拖拉机收煤渣,再到后来开公司,干过许多行当。问起他投资作家村的初心,李春平这样说:“我们村崇尚文化人,从小受影响,有一份浓厚的家乡情节,想为村里做些事情。”

在这位言语较少的汉子脸上,透出一股温厚与淳朴。用当下的词语来形容,李春平给人的感觉就是“靠谱”。

李春平当初回乡,先是包了村头的一块地,就是进村的牌坊处的一块空地,种植一种树木,山桐子。这种少见的树木,是用来榨食用油的。因为生长周期长,李春平就在山桐子树下,套种了中草药,由于这两年先旱后雨,套种的草药大面积死亡,亏损了45万。

李春平并没有气馁,而是迎难而上,他到安徽亳州取经,新引进名贵中药“何首乌”种植。他把最初创业的劲头拿出来,带领村民走产业致富的道路。憨厚的李春平望着村头的那块承包地,眼中升腾起了希望。

向着村子的深处走去。一条条小巷,在初冬的暖意中,折射出古色古香的气质。

小巷宁静清幽,有着岁月里的书香雅静。李河村的每一条巷子,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光化(老河口)作家巷、襄阳作家巷、荆楚作家巷、华夏作家巷。

这几条巷子的围墙上,会挂上与之匹配的作家照片,和他们出版的书籍,以及座右铭。“一家一画一书一句”,也就是每一个作家的名字,头像,代表作,还有他的格言,都将会留在巷子的墙壁上。

书香魂,被定格在一条条小巷里。行走其间,呼吸都有了书香的气息,也会有“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收获。一步一书香,留在心间,留在眼眸,留在我们所经过的地方。

沿小巷往广场方向走,是一家书院。书院的门口竖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伯阳书院”。李河村与李耳有着一脉相存的渊源,因为老子,名李耳,字伯阳,书院因此取名。伯阳书院摆放着各种书籍,供村民休闲悦读,满足更多精神层面的愉悦。

书院的照壁墙上,醒目的“耕读传家”四个大字惹人注目。“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自古以来这则古训,被不少家族奉为家规家训,也有着饱读诗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寓意。

在村子里漫步,随处都是和美的农家生活。一群群鸡,蹲在农家院内的树、草垛和围墙上,几只猫眯在晒太阳,看家护院的狗,忠诚地摇着尾巴。

信步而行,所见所闻皆是平和、宁静与温润,遇见村里的人会主动招呼“进屋坐坐”。一个村庄的气质,是由内在的元素散发的。村庄是农家人的根。它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依恋。如果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那么书香就是精神的故乡。只有书香浓郁之处,精神的家园才会美好,故乡才是真正的故乡,才能真正给予人们以慰藉和鼓舞。

翰墨书香筑村魂。书香给了李河村民丰厚的知识,书香给了李河村民深远的思绪;书香给了李河村民温暖淡定的心态,书香给了李河村民优雅豁达的气质。笔者在村里漫步,抬头一望被一树的柿子吸引,便信步走进一户农家小院。院落干净,房屋保持着土墙青瓦,院子的主人是75岁的李春辉和67岁的朱桂姐。

李春辉穿着一件格子加厚棉衬衣,坐在院内晒太阳,朱桂姐上身穿着一件大红的唐装,正在屋檐下洗头。见笔者进来,两位老人热情地站起来,朱桂姐顾不得把头发擦干,忙着进屋去倒茶,还端出来几种水果,那个热情劲儿像似久别重逢的亲戚。

讲起家史,李春辉褪去了最初的含蓄,滔滔不绝。李春辉的祖上都是读书人,李河村的“书香门第”,李春辉算一家。

李春辉说:“我爷爷辈弟兄三人,爷爷是四先生,三爷是六先生,大爷是二先生。祖上三辈都是教书的,老祖爷那时是被人请到家里教书。当年教出来的学生,个个都考取了功名,头戴大清朝黄蜡蜡的顶子。祖爷教出的学生都当了官,听奶奶说,学生每次回乡就会到家里探望先生,官帽都能摆两方桌。”

“只记得被称为六先生的三爷,书法写得特别好,墙上的标语都是出自他的书写的。被称为二先生的大爷,记忆力非常好,脑子里满满都是文化。被称为四先生的爷爷,也是读书人,性格直爽,满口的之乎者也,爱讲道理。”

说起这些往事,李春辉和朱桂姐两位老人有说不完的话。现在家里三个孩子都通过读书考出去了,一个比一个孝顺。

柿子树下,三只小猫窜来窜去,挂在土房门上的柿子,像极了一个个幸福的红灯笼。伸手触摸一下古老的土墙,闻一闻晾晒的柿子,家的味道浓烈而丰厚。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日益成为体现一个集体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李河作家村,虽尚在建设阶段,但已现熠熠生辉的景象。李河,一个把书香文化植入美丽乡村建设的村落,必将迎来华丽的“蜕变”。

如今的李河村就像个“沙上田园”大花园,漫步在村里,迎面吹来清爽空气,放眼望去,周围郁郁葱葱的景色,村里整洁清爽,村民们对现在的环境赞不绝口。

村庄的“蜕变”,倒逼了村民素质的提升。“村民都不忍破坏如此美丽的环境。”光明村工作人员说,随地乱扔垃圾的少了,乱堆放的少了,村民们还主动承担起保护家园的行动,比如给村庄绿化浇水、主动把垃圾扔进垃圾桶……

提上行李,来作家村住一段时间,你定会在这里遇见自己喜欢的作家,也可以在这里与他们倾心交谈。对于旅居的人,作家村不仅是一幢幢房子,它是漂泊者的避风港,是心灵的驿站,更是一个舒适、幸福、温暖的去处。

此时,冬天的夕阳落在耳湖的水面,香蒲在风中摇曳出柔美,荷塘里的枯荷,显露出岁月的风骨,古老的文化在流淌。李春平在“人民公社”忙碌着,村子里的老人,站在村口,目送着笔者的离开。

一步三回头的往前走,走着走着,虽然离作家村越来越远,但笔者从未走出过那颗依恋的心。即便此行一无所有,李河作家村永远是笔者心中最感动的字眼,也是最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地方,是我心中永远的村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