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关注霞浦!一根海带近70年的“进化史”~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3-07-06 22:22:02.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霞浦融媒 霞浦新闻网 2023-07-06 14:00 发表于福建

《福建日报》2023年7月6日 第8版

海带已成为福建人民与大海连接的一条纽带——2021年福建省海带养殖面积达2.17万公顷,折算共产出84.7万吨干海带,占全国海带总产量的48.63%,居全国第一。福建海带产值超百亿元,惠及养殖、加工与流通的人员超过122万人,海带养殖成为沿海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打破海带“不过长江”的“禁忌”,从南移养殖成功到结束北苗南调的历史,继而成为全国海带种苗量第一,海带养殖面积、产量第一,福建省的技术人员、养殖企业、加工企业接续奋斗,正在书写传奇。

从无到有,南移成功

5月,霞浦长春镇,海上“夏收”进入旺季。晴好天气,一艘艘满载海带的渔船、舢板回港卸货。滩涂上竹竿林立,挂晒的海带在黄绿大地上留下斑驳的影子;海带加工场里,机器不停歇,清洗、烫煮、盐渍、入库。小镇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咸湿味。

走进位于长春镇文岐村的福连海水产育苗场,只见制冷设备改造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海带室内育苗需要低温环境,我们升级液氨制冷机,安全且环保。”育苗场负责人陈德富介绍,去年育苗场通过了省级海带良种场认定,此番改造正是为新一轮的海带育苗生产蓄力。

不大的长春镇有着两家全国海带育苗界的知名企业——福连海水产育苗场和福建一嘉海带苗业有限公司,近10年来一直从事海带育苗技术的研发、良种选育与推广。

在福连海育苗场办公室内,福建海带育苗的两位“金牌”技术专家金振辉和陈德富,娓娓讲述着海带南移的“福建传奇”。

海带是冷水性的大型经济藻类,因此我国海带最初养殖在山东半岛地区(青岛以北)和大连沿海地区,业内曾有“海带不能过长江”的说法。

莆田南日岛上,工人正在晾晒海带。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这一局面在20世纪50年代发生了变化,1956—1958年期间,山东青岛海区海带种苗通过低温运输至福建福鼎、连江等海域进行南移养殖试验,取得成功。

“海带没有茎也没有枝,一条长长的叶子,不会开花结籽,靠孢子繁殖后代。”金振辉介绍,用来育种的种海带上会长出许多像口袋一样的孢子囊,囊中会长出许许多多的孢子。成熟后,孢子囊破裂,孢子四散而出随水漂流,遇到可以依附的物体后会依附其上,待周围环境适宜时,孢子会开始发芽,生长成海带苗。

但福建是亚热带海域,海带在自然海区内无法度夏,继而影响到苗种培育,这成为福建大面积推广海带养殖的一道难题。

在攻克难题过程中,如何让种海带产生足够成熟的孢子囊,以及让孢子囊自然破裂是关键。“孢子发芽对海水的温度要求极严,而海带又喜光,福建海域夏天水温高,不像北方海域,种海带可以在自然海域成熟产生孢子囊后转入室内采苗。种海带直接在室内度夏,对于光照、水流等条件要求极高,得探索出一套技术手段来实现。”金振辉说道。

彼时,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三沙渔业有限公司育苗场、连江水产综合场集全省科技工作者之力终于在1971年合作实现了种海带可以先在福建海域度夏,在水温升高到一定温度后转为室内度夏,通过光线和水温的控制,促成孢子囊的集中形成,进而用于育苗。实践的一系列成果在1978年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让福建告别了“北种南运”的历史,形成了完整的海带苗种业和养殖业,完全实现了“海带自由”。

技术创新,青出于蓝

陈德富和金振辉都是20世纪80年代进入海带育苗行业,他们见证了福建海带育苗工艺技术的一次次进步。在他们看来,种海带本地度夏并培育出夏苗,是福建海带育苗技术体系的基础。“目前,夏苗仍是我国主要海带苗源,利用度夏前成熟的种海带采集孢子,并在人工创造的室内低温条件下育苗。”金振辉说道。

世纪之交,福建海带育苗技术创新脚步加快。原先培育海带种苗是将上万株种海带放置在大池中采集游孢子。福建的育苗场首创小容器集中采集高密度游孢子的做法,改变了原有粗犷式的采集海带游孢子的生产模式。小容器采集减少了种海带的用量,同时可以控制孢子浓度,更准确地把握附着密度,也节省人工。

首创同一培苗池相隔40多天内培育两季海带夏苗。通过控温和调光技术,利用自然水温下降,降低水体降温的能耗,节约育苗成本。8月开始育苗,经过40多天培育,在10月将种苗供给北方市场。此时福建海域水温还不适合种苗下海,10月开始新一季育苗,正好赶上11月下旬供给南方市场,这时福建等南方海域水温20摄氏度以下,正适合种苗下海。

金振辉(左)和逄少军在育苗室观察种海带生长情况。受访单位供图

短短10年,福建逐渐成为全国的育苗重镇。“目前福建的海带育苗技术可以说全国最好,甚至是世界领先。”福建省水产研究所钟晨辉博士底气十足。这样的底气来自育苗工艺技术创新以及新品系选育的“双轮驱动”,让福建的海带苗种越来越壮,质量好亩产高。

不仅是育苗工艺技术领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与北方科研院校在海带良种培育领域紧密协作,育成了多个丰产、性状优良的优势品系。

1995年,连江县官坞海洋开发有限公司从山东烟台引进“烟杂1号”海带苗在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试养。陈德富那时任连江县水产综合场技术员,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蒋本禹教授的直接指导下,他和本地技术员利用“烟杂1号”和本地种海带混合杂交,历经4年的反复提纯,育成海带新品系“连杂1号”。通过“克隆”培育技术纯化后,“连杂1号”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开启了福建省海带产业良种生产的新时代。

2004年和2006年,中国海洋大学培育的“荣福”海带和“三海”海带先后引入福建试养推广。经过“荣福”海带与本地种海带杂交选育的“三海”海带新品系,提升了丰产性状,较本地种增产16%以上。

随着合作的累积,福建省本地海带良种培育有了标志性成果。2012年和2013年,福建省连江县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福建省三沙渔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分别培育出“黄官”和“三海”海带国家级水产新品种。

在耐高温、晚成熟苗种研发方面,福建与北方科研院所的合作依然在延续。金振辉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和国家现代农业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研究院海洋研究所逄少军研究员合作,选育海带晚熟新品系——“绚100”。

在福州市连江县定海湾海洋牧场海带养殖区,渔民驾驶着满载海带的舢板驶向码头。通讯员 王旺旺 摄

如今,福建省拥有14家海带育苗场,2021年产量超过347亿株,占据全国七成市场。好种苗加上得天独厚的海域条件,福建海带产业迅速发展,养殖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占全国半数以上,主产区连江、霞浦获得“中国海带之乡”称号,南日岛海带也名声在外。

2019年,福建一嘉海带苗业有限公司在全国率先成功培育海带冬苗,为食用海带苗二季养殖和在紫菜区复种打下坚实基础。这也助力海带苗成为海带精深加工的新赛道。

海带苗又叫海带芽、小海带,原是养殖户用来培育大海带的,分苗后用不完的就拿去喂养鲍鱼或销毁。2019年,霞浦部分海带商户尝试将剩余的海带苗作为食材进行加工,在本地大排档用来涮烫,大受欢迎。近两年来经过电商直播催化,海带苗成了网上新宠,越来越多的海产品加工厂、养殖户加入其中,激发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返乡创业青年苏林森,是霞浦最早一批从事海带苗生产与销售的一员,他告诉记者,作为火锅绝配,海带苗在中国西南、西北一带卖得很火。2019年,他承包了300亩海域,养起了海带苗。“去年销售2000吨,现在主要是根据订单,按客户要求的规格进行加工,价格在每公斤16元左右,供不应求。”

目前,霞浦是中国海带苗的原创地和原产地,产量占据全国的80%。2021年9月14日,《霞浦盐渍海带苗团体标准》通过专家审定,霞浦盐渍海带苗生产加工的品质管控有了标准,这进一步提升海带苗的养殖加工技术水平。

精深加工,提质增效

6月底,福建海带采收几近结束,加工企业进入生产旺季。6月27日,霞浦溢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热气蒸腾。数百名女工埋头忙碌着,有的捆结海带,有的打包。直播间里,主播情绪高昂地推介产品。身兼霞浦县海带协会会长的该公司董事长苏少华说:“霞浦有近一半的人从事与海带相关的产业,霞浦海带产量占全省近三分之二。”

尽管随着福建鲍鱼、海参养殖规模扩大,用作投喂饲料的海带产量已占总产量的30%,但业界已达成共识,除了日晒、盐渍海带之外,还应通过精加工提升品质,提高产值。

溢源食品加工车间内,工人正在处理海带结。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 摄

目前,在淘宝天猫店,溢源已经做到了海带品类第一,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干晒海带,盐渍海带丝、片、结、块、头,即食海带……在苏少华的办公室里,海带加工品摆满橱柜。

他拆开烘干海带结的包装,轻轻一嗅,称赞“满是海带的香味”,并拿出一小把浸泡在水中,短短1分钟,海带立即舒展变长、变软。“这款去年卖爆了,在淘宝直播助农专场中,曾经创下55000单的销售纪录,至今还很受欢迎。”

随即,他又拿出一块海带压缩圆饼,同样放在水中浸泡。“这是更适合电商消费群体的海带产品,就像福建白茶茶饼一样,被压缩后既方便携带又方便保存。”苏少华说,在网络销售中,烘干海带和压缩海带越来越受欢迎。

从业20年,苏少华看着机械设备的升级对海带加工产生深远影响。传统加工对海带采收季的天气要求高,如果采收不及时,经常会出现烂尾烂边的现象。“有了海带烘干加工工艺,可以按照不同海区的海带成熟度进行精准采收,用‘机器换工’缩短上市时间,让海带加工摆脱因气候、环境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困扰。”

“现在温控越来越好,可以根据不同部位进行精准调节,在保持营养风味的同时,还能实现快速泡发。”在烘干车间,苏少华介绍说,“最重要的是,烘干海带的价格是传统干晒海带的三四倍。”

鲜食市场的格局不断变化,也促使即食海带的问世。“1998年,我们就生产出全国第一包即食海带。”5月24日,在莆田涵江国圣食品产业园区内,福建省红太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国圣开门见山地说。他原先做酱菜出身,如今要立志做即食海带的领跑者。“良品铺子80%即食海带是我们代加工。”

产业园内的全新现代化海带智慧加工厂于去年5月投用,具备年产10万吨即食海带的能力。在窗明几净的车间,从海带清洗到混料加工、装袋包装,只见机器流水作业,几乎不见工人。

严国圣告诉记者,产业园以深加工海带为主,目前刚上马2条生产线,一期第一阶段年生产能力5万吨即食海带生产线已投产,年产值可达6亿元;第二阶段年生产能力10万吨净菜海带生产线投产后,海带加工年产值可达11亿元。

勇探新路,释放生态红利

福建海带产业的升级之路还在继续。

朝着精深加工方向前进,挖掘海带的潜力,这与逄少军研究员的想法不谋而合。6月2日,中国海洋食品产业福州峰会上,他对海带产业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应对气候变化,能够提供预警方法来帮助养殖户规避风险,调整生产布局。二是机械化的问题,目前海带产业对劳动力的依赖性大,应加大研发力度,提高采收环节机械化水平。三是海带精深加工,特别是应加大对高端产品的研发力度。

如何做强做大海带产业?严国圣表示,福建海带产、供、销已走上产业链发展、品牌化之路,虽刚起步,但方向对了。

育苗室海带出库场景。

独木难成林,单竹不成排。严国圣建议,应该有更多的福建企业加入,共同提升海带产业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水平。“我们有一个清晰的百亿海带产业梦,规划在莆田南日岛建设海带基地产业园,争取到2025年,南日岛海带年产量达160万吨,一产产值达50亿元;再做强二产,通过产品研发,生产多系列即食海带,实现百亿元海带食品加工产业。”

从海带对氮、磷的吸收和转换能力来看,海带是一种非常好的生物滤池,可以为海洋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另外,海带既有的固碳能力,可以吸附水中的碳,减少二氧化碳进入大气,进而实现对环境的调节。

作为海洋蓝碳的重要来源,海带的碳汇价值越来越得到认可。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我省已着力挖掘海带的生态效益,促进渔民、渔企绿色增产增收。

去年9月,莆田南日镇云万村、岩下村与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完成了全国首单村集体海洋碳汇交易合同签约,交易内容为海带养殖碳汇,在实现碳汇司法公益补偿的同时,43万元收入全额进入村集体账户。

6月3日,在福州举行的海洋(渔业)碳汇高峰论坛上,连江县向福州本土的海带产业化龙头企业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颁发全国首张由海洋与渔业部门备案确认的蓝色碳票。此张蓝色碳票项目涉及亿达公司在连江县安凯乡奇达村171.7966公顷蓝色海域,主要类型为外海养殖渔业海洋碳汇,折算碳减排量27456吨,估值超过55万元。

一根海带的潜力还有多大?福建仍在努力寻求答案。

来源:福建日报

责编:李巧鸿

编辑:魏海平

审核:郑小倩

监制:陈秀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