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紫菜丨 “紫黑色”的大海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2-01-03 19:47:58.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霞浦一卡通

食在霞浦

紫菜丰收的日子

in XIAPU

霞浦

除了远方和理想,

还有冬去春来的劳作“烟火气”

每年十月初到年底

当中国大部分土地渐进“休眠”时,

霞浦紫菜迎来丰收季

有人为了头水紫菜的鲜嫩

更多的是为了一睹“海上农场”的奇观

摄影:陈向勇

紫菜霞浦

作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中

出现的唯一一个福建特产,

如今已经成了著名的地理标志产品。

《舌尖上的中国》曾经有一段专门介绍霞浦紫菜:

在阳光的折射下,散金碎玉一般闪耀的海面上,影影绰绰的毛竹和棚架之间,游动着船帆与人影;清澈的浅海中,长长的紫菜舒缓地摇曳。

这般描述,如绘如画,更是打响了霞浦紫菜在全国的知名度,因此名声大噪。

摄影:郑廻

霞浦紫菜的人工养殖史,

据说可上溯到元代。

元代之前紫菜皆为滩涂礁石上自然生长的,

先人采集而食;

自那时起,

先人开始尝试简单的人工养殖,

但不成规模。

不成规模的紫菜养殖业

上世纪80年代前,

渔民仍然主要靠捕捞鱼虾为生;

90年代以后,霞浦紫菜逐渐发展起来,

竹竿阵由一开始插竿5-10米,

如今已扩展至水深15米的海域。

紫菜是海洋藻类,

种苗在白露大潮的时候放到海里,

在流水的刺激下,

就会从贝壳中跑出来,附着在苗绳上,

逐渐发育生长成紫菜。

涨潮时,

紫菜苗在浸润在海水中,饱获滋养。

退潮时,

紫菜又能与阳光和空气进行光合作用,悠然生长。

这样天然的处理方式,

再加上霞浦独有的适合养殖紫菜的自然环境,

让霞浦紫菜在“紫菜界”大放异彩,

抢尽风头。

△人工造竹竿阵

在霞浦有不少人工养殖紫菜的人家,

他们遵循着传统的种植节气,

保持着一致的生活步调。

从前期准备到养殖,再到收割、晾晒,

滩涂上每一个印记都是人们的汗水。

勤劳的海边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

种植紫菜,靠着大海的恩赐,发展生产,

脱贫致富,在其间穿梭忙碌

此景构成了一幅完美的滩涂风光画。

紫菜苗绳初下水时呈白色,

逐渐变黄变绿变黑,

这是紫菜生长过程变化,

周期大约半个月渔民称“一水”,

一季生产“五水”。

紫菜还会吸收不同光源,

产生灵异神秘的色彩。

第一次采剪的叫头水紫菜,

一、二、三水的紫菜质量最好,

以后依次降低。

如今正是紫菜二、三水的收割季节。

滩涂养殖紫菜劳动强度很大,

网帘、毛竹插杆,浮筒、缆绳、桩等,

需提前在滩面平坦的低潮位海区固定好,

穿着厚重的防水裤,

下海采摘紫菜,异常辛苦。

以前晒紫菜,多是人工洗刷,日光曝晒,

而现在科技先进了,有离心机,烘干机或烘干房,

节省了不少时间。

但传统的日晒方法能保留紫菜的原味,

所以当地不少人还坚持着传统日晒的处理方式。

蓝天白云下,

竹席上晾晒着的紫菜油黑油黑,

一排排、一层层,闪闪发光,

行走其间,

不时可听到紫菜“哔哔啵啵”晒干收缩的声音。

扯一块边角放入口中嚼,

薄脆、柔滑的紫菜充盈口间满是鲜香。

在霞浦,

做紫菜汤都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技能。

倒一点儿酱油,放一点米醋,

再撒一些葱、虾皮,

将紫菜撕成小片小片地放在里面,

用热水一冲,

热腾腾香喷喷的紫菜虾皮汤就做好了。

霞浦的水上农场,

向世人展现了霞浦紫菜生长质优的自然环境,

阳光下影影绰绰的毛竹和棚架之间,

海上游动着船帆与霞浦人的身影,

长长的紫菜随海风舒缓地摇曳,

在这里,人工与自然的合力,

演变出万千的视觉景象~

§§

来源:大京景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