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道不尽,藏在了霞浦这杯茶里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4-01-06 21:37:43.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霞浦融媒 霞浦新闻网 2024-01-06 18:31 发表于福建

茶与霞浦

萧然

01 悠 远 茶 史

霞浦县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渊源流长。三国时吴国就在霞浦设温麻船屯,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设立温麻县,为闽东最早的县邑。霞浦先民依靠造船业发达、海上交通方便的优势,最先从苏、浙引进茶叶生产技术,开始了种茶、制茶、饮茶。从霞浦古县村(晋代温麻县治址)龙泉山、眉头山挖掘出土的晋代、南朝时期的三足炉、托杯、五盅盘等文物均为茶器皿,揭示霞浦先民在晋代以前已有饮茶习传。相传晋代道教理论家、医药家,中国道教丹鼎派最重要的倡导人之一葛洪曾在霞浦县葛洪山山洞传道、炼丹,传说葛洪炼丹需要把茶树的叶子蒸熟凉干研末,掺入草药一起炼成丹丸,为当地群众诊病治病。现葛洪山洞中尚有石屏、石几、篆文等遗存。

到了唐代,霞浦已成为福州地区茶叶主要产区。《三山志》记载:“福州贡蜡面茶,盖建茶未盛前也。今古田、长溪近建宁界亦能採制。”霞浦赤岸村是唐代日本空海大师入唐学习禅宗茶文化因海上遇难登陆停留的地方,距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公元804年,日本空海大师随遣唐使入唐,在海上因遇台风漂着长溪县(今霞浦县)赤岸以南海口,得到了民众的接待。美国威廉·乌克斯所著《茶叶全书》记载:“大同元年(806),僧侣弘法大师(即空海)又从中国研究佛法归去,亦对茶非常爱好,⋯⋯彼亦携多量茶籽,分植各地,并将制茶常识传布国内。”安农大陈椽教授所著的《茶业通史》记载:“平城天皇大同元年(公元806年),空海弘法大师又引入茶籽及制茶方法。茶籽播种在京都高山寺和宇陀郡内牧村赤埴,带去的茶臼保存在赤埴隆寺。”这两部文献都记载了空海大师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并传播茶树栽培与制茶技术。

明代,霞浦不但盛产茶叶,而且茶叶成为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明代谢肈淛《长溪琐语》记载:“环长溪百里诸山,皆产茶。山丁僧俗,半衣食焉,支提太姥无论。即圣水,瑞岩,洪山,白鹤处处有之……亦与清源竞价。”当时霞浦茶叶由于改进制茶工艺,提高茶叶品质,已能与清源县生产的茶叶竞争。甚至还发展出了医用茶叶。霞浦酿茶将古方茶粬与生态茶鲜叶融合酿制而成。源起于福宁府《福宁州志·食货》(万历)记载:“瘟茶、治瘟病。”《本草纲目拾遗》(清乾隆三十年版),又言:“闽产瘟茶,福宁府产之,治瘟病。”古方茶粬前后涉及黄精,党参,人参,枸杞,沙棘,茯苓,佛手,百合,桔梗,莲子,芡实,覆盆子,决明子,小茴香,菊花,酸枣仁,麦芽,大枣,红枣,黑枣,木瓜,山楂,槟榔,高良姜,芦根,马齿苋,厚朴,薏苡仁,罗汉果,草果,山药,金银花,雪莲花,橘皮等上百味道地药食同源的上品原材,经过数十日熬煮,彻底冷却后与原生酵母融合而成。独特的制备方法与全程冷发酵工艺保证了原生酵母菌的益生性、多样性、稳定性、安全性与活性;茶品温润中正,饮用过程愉悦舒畅,覆盖人群具有普世性与普适性。

清代,霞浦不但茶叶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出产名茶“绿雪芽”。郭柏苍《闽产异录》载:“太姥有绿雪芽,今福宁府各县溥种之。”清代霞浦生产的茶叶种类多,贸易也十分繁盛。《霞浦县志》(民国版)记载:“上东、下东、下西、上西、小南各区皆有种茶,多于山种之……其制而装箱之,曰箱茶,装袋者,曰袋米,皆红茶也。不经簸焙蹂过而装袋者,曰青茶。而炒软以脚蹂过,日晒半乾微炒而成者,曰绿茶。清道光年间多办红茶,民国以来多办绿茶。下西之崇儒,杯溪。上东又之牙城、六都,绿茶颇多于他处,茶品较好。京津帮名之曰,福宁绿茶。绿茶售于京帮或天津帮,红茶售于洋商……”

清朝末至民国初霞浦县的茶庄、茶行较多,在霞浦县半月里村畲族文化宫发现一枚清代末期的“陈裕興自制茶食”的商标,它说明霞浦茶商、茶行生意兴隆,可能已经产生了自己的品牌。清代还出现了畲族著名茶商雷志茂。雷志茂是霞浦县半月里村人,畲族。他开启的商号主营茶叶生意,兼营其它特产。雷志茂把当地生产的茶叶、盐巴、海产等商品运走,将大米、布匹、铁器和金银制品等当地所缺少的物品运进来。从霞浦县城到白露坑,从白露坑经霞浦村到苔崎渡,之后由苔崎渡出海,一边到飞鸾渡往宁德,一边到马尾往福州,将闽东和福州与更远的台湾联到了一起。1932年,霞浦县崇儒乡后溪岭村茶农在洞凤山脉东麓发现特早高香菜茶群体(“元宵茶”母树),后采用分株法繁育2000多株,取名“春分茶”。当时茶农还精心制出“开目绿”“黄雀嘴”“莲心茶”等极品茶。这些佳茗早在京津、港、澳等地成为高尚的礼茶。2012年,“霞浦元宵茶”荣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政府将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举办各类活动等,发动企业共同打造和维护“霞浦元宵茶”这个公共品牌。

02 跨 国 茶 缘

霞浦赤岸村位于霞浦县城东北5公里处。在古代曾为重要的海港,因其海岸山石呈赤红色而得名。这个毫不起眼的小渔村,在唐贞观二十年(公元804年)迎来了因遭遇飓风侵袭,被迫在此登陆的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空海法师等23人。空海法师在赤岸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救援。在那里逗留了41天,后乘船往福州,进长安。在赤岸的那段日子里,空海法师与当地民众频频往来,还曾到过建善寺。当时,中国饮茶已盛行朝野。距赤岸不过数里的古县城——温麻县,是闽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古县城出土的晋代茶具和葛洪山上出土的药炉茶鼎,以及长溪霍童洞天一带已有采造“腊面”供茶等记载,都表明唐时霞浦地区已盛行产茶、饮茶。建善寺周遭遍植茶树,官府民家僧寺均以茶相敬。空海第一次品饮茶汤,领略到烹茶品饮之情趣,更感受到茶之所具祛火或解毒、消食化积的效能和苦寒平和的性味,对于坐禅大有裨益。在结束大唐之行的时候。他带回了中国的茶籽和制茶技术。据美国威廉·乌克斯所著的《绿茶全书》记载,“僧侣弘法大师(名空海)又从中国研究佛法归去,亦对茶树非常爱好……彼亦携多量茶籽。分植各地,并将制茶常识传布国内”。陈椽教授编著的《茶业通史》亦有“平城天皇大同元年(公元806年),空海弘法大师又引入茶籽及制茶方法”的记载。

03 诗 韵 茶 香

悠久的历史使茶文化成为霞浦历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正因如此,历史上许许多多的文人都留下了有关于茶的诗句,从种植、制作、品茗方方面面,推动了霞浦茶文化的发展。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进士、邑人林仰金台悠游饮茶写下《金台寺》﹕“暖日涓涓晞宿露,微风淡淡逼寒烟。茶瓯味久蒲团稳,并觉林泉思渺然。”作者在冬日的暖阳中,捧一杯清茶领悟茶道。深山中的空气清冷且安静,适合冥想,适合放空。与林仰的诗句不同的是,元代陈阳盈《北山尼寺》﹕“客中无事强登山,为爱清空压市环。坏塌火寒茶灶静,古祠香冷石炉闲。风生春水披龙甲,雨落晴街点豹斑。松牗不扃人不到,时看巢燕自飞还。”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季时饮茶细节,虽是在春季,但作者的心情却很低落,坏塌、火寒,饮茶的环境糟糕,但只要茶香弥漫,静静地坐下,缠身的烦恼烟消云散。等雨,也等人,细看窗外春雨,看得到还巢的燕鸟。明傅汝舟《圣水庵》﹕“远客入山门亦关,老僧爱客长入山。泉香茗细难相却,虎啸猿啼独自还。”描述员外常去路远且陡峭圣水庵,吸引他的是清冽的泉水和茗茶,与老僧聊聊,借以慰藉。清泉香茗纵使难忘,但最后还是寥寥一个人下山。清府学教授(正七品)郑承祉《宗岩追述春游次章德衣先生韵》﹕“茗事务及时,采焙忘申旦。满院皆妙香,鼻观犹漫漶。”则沉迷于制茶中忘记时间。在制茶当季,日复一日,通宵制茶,最狂热的茶叶爱好者也不过如此。在他看来,可能只有满院都是茶香时,才是他最满足的。

清历官二十余载的邑人吴寿坤《松城杂咏》﹕“南北山头竞采茶,一肩便是好生涯。旗枪声价分高下,艳说茶商几十家。”从诗句中略微窥见咸丰年间的松城已经有“茶商几十家”的盛况,与县志所载:“古采茶时,颇有茶市”“茶市时,商贾船舶辐辏”,相印证,直接反映了清朝时霞浦县茶业的兴盛。清施嶲《温麻杂诗》﹕“携筐负担上山多,正值头春谷雨过。一路香风迎面到,红裙齐唱采茶歌。”采茶,贯穿整个忙碌的春天,从日出到迟暮,此山望彼山,春雨方停晴满天。春风与茶香一齐来,劳作的身影零落山间,茶歌荡漾。卢庆瑜,清同光时霞浦人。《采茶歌》﹕“朝采茶,采茶山之阿。暮采茶,采茶山之麓。佳人窈窕结队行,撷秀只认旗枪绿。龙团雀舌品不同,七碗通灵惠泉馥。”记述了采茶的时间分清晨、傍晚,地点分山顶、山麓,采茶人为妇女,采的茶叶是枪(芽)旗(叶)这种称呼同现在一样,茶品分“龙团”“ 雀舌”品质上乘“七碗通灵惠泉馥”。《采茶歌》可谓霞浦简明茶史。

· 作者 ·

陈健

笔名萧然,1965年1月生,霞浦人。1986年8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曾任大学教师、报社编辑(记者)、秘书,现供职于霞浦县人大常委会。著有散文评论集《怀念是一条河》《空中的白鸟》《暮去朝来》《水深水浅——闽东作家作品漫评》等。作品曾获《散文选刊》美文金奖、福建报纸副刊评论奖等。系福建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宁德师院客座教授。

来 源:霞浦县融媒体中心

责 编:林炜洁

编 辑:吴丽娟

审 核:颜晨曦

监 制:林 喜

总监制:陈秀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