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海域水质优良、潮流通畅、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海带养殖基地之一。寒露过后,海水温度逐渐下降,正是海带育苗的关键期,当地渔民抢抓农时,加紧育苗,为来年的海带生产做好充分准备。
图源:宁德市光合万物传媒有限公司
在霞浦县的一家海带育苗公司,育苗棚里内雾气缭绕,几十名工人正忙碌有序地操作,将一块块绑着白色绳索的育苗器整齐摆放入苗池中,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霞浦县海带育苗已经全面展开。这些苗种今年11月份中旬下苗,明年1月份我们将首批收获我们的海带苗。”福建省森华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谢玉兰介绍。
图源:宁德市光合万物传媒有限公司
海带育苗需经过多个环节。首先要将清洗后的种带放入恒温海水中,刺激其集中排放孢子;再将收集到的孢子投入育苗池,使其自然附着在育苗器上。数小时后,育苗器被移入恒温池中,海带苗便进入正常的生长阶段。整个过程对温度、水质和光照都有严格要求。
图源:宁德市光合万物传媒有限公司
近年来,霞浦县持续推动海带育苗智能化、标准化管理,全面推广“控温、控光、控营养”体系。育苗车间配备自动控温系统、水质检测设备等,可实时监测和调节水体温度、溶氧与盐度,实现精细化育苗管理。
“在关键技术环节,我们实现了重要的突破与创新。”福建省仟辰海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昌温表示,“育苗室内采用了智能化生态模拟系统,大大提高了苗种的成活率,使苗种整齐度更高、抗逆性更强,为后续的海上养殖,奠定了坚实的优胜基础。”
随着技术不断成熟,霞浦的渔民和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海带新品类的开发。海带苗其实是尚未成熟的海带孢子体。过去,只有一部分被用于培育大海带,其余多被当作饲料或废弃。2016年前后,部分渔民在家庭火锅中尝试使用海带苗,意外发现其口感鲜嫩、清甜可口,逐渐在市场上流行起来。
“传统海带产业已经非常成熟了。海带苗的出现,填补了冬季早春新鲜海藻类产品的市场空白,这不仅是产品的创新,更是品类的开创。”王昌温认为。
如今,海带苗已成为餐饮市场的新宠,广泛应用于火锅、凉拌菜等菜品中。与成品海带相比,海带苗养殖周期短、口感更鲜嫩,深受消费者青睐。
福建省森华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谢玉兰说:“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海带苗的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我们打破了传统的研制工艺,迭代出了速冻工艺,保留了海带苗的脆嫩的口感。”
图源:宁德市光合万物传媒有限公司
作为全国重要的海带及海带苗产区,霞浦正加快推进海洋产业升级,完善加工环节,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方向延伸。据统计,2024年,全县海带全产业链产值达到60亿元,真正实现了“一片海带带富一方百姓”。
“霞浦海带能够成功,并不是靠单一环境因素的偶然,而是环境、技术、市场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育苗是起点,但真正让它成为‘海产黄金’的,是每个环节都围着‘品质’做文章。”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刘涛介绍。
记 者:陈伟滨 叶志坚 陈绘羽 郑尚航
编 辑:张烙莹
责 编:李巧鸿
审 核:郑小倩
监 制:林 喜
总监制:陈秀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