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春耕“科技范”!霞浦这里有“神器”→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5-03-17 17:29:18.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眼下正值早稻育秧的时节。位于霞浦县古县村的水稻智能化育秧中心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全力以赴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着最后的准备。今年春耕是这座智能化育秧中心首次投入使用,它将为古县村以及周边连片农田的1100余亩早稻供秧。

在水稻智能化育秧中心里,自动播种机正以每小时500盘的速率高效运转,操作人员仅需将空秧盘放置于传送带起始端,系统随即启动作业。先在秧盘上均匀覆上一层由有机育秧基质与泥土按1:1比例混合而成的培养土,再精准喷洒一层水以调控湿度,紧接着由播种机定点播撒稻种,最后再覆上一层培养土。仅用不到7秒即可完成一盘秧苗的整个播种流程。

当地农技研究员介绍,该设备1小时的产出量可满足33亩早稻田插秧需求,而在过去,同等规模的秧苗培育,需要将近10名熟练工连续作业8小时才能完成。

传统大田育秧常因气温波动和光照不均而导致出苗参差不齐、发芽率低。为此,播种后的秧盘会立即进入暗化车间,在传感器的精准调控下,温湿度得以科学管理,极大地促进了种子均匀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这些秧苗在暗化车间内培育48到72小时后,就会放置到室外育秧大棚内,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确保秧苗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而在水稻智能化育秧中心不远处的农田里,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旋耕机正在对土地进行翻耕和平整作业。田间虽留有部分花菜和花菜叶子,但是不用担心,这些残留的品相不好的花菜和叶子都会变成下一季作物的宝贵养料。

“我们沿海乡镇,冬季主要是种植马铃薯、蔬菜等旱作农作物。到了春季,种植户都会选择种植早稻来进行水旱轮作,主要是减少地下害虫的危害,以及通过水旱轮作提高土壤的地力水平。”霞浦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林丽艳介绍。

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政府扶持推广+企业合作应用”的发展模式,依托现有资源组建了专业农业合作社,并配备现代农业设备,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售”一条龙的生产社会化服务,推动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助力乡村振兴。

“从育秧到插秧机械化插秧,然后到无人机的治保,到收获,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通过这个科技力量,每亩可以节约300多元,按1000多亩来算,一年可以节约30多万的成本。”育秧中心负责人孙朝志说。

记 者:张 羽 陈伟滨

编 辑:张烙莹

责 编:李昊锴

审 核:郑小倩

监 制:林 喜

总监制:陈秀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