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春色暖,两岸一家亲。3月22日,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城郊乡靴岭尾村举办“两岸同胞一家亲,非遗文化共传承”——2025年靴岭尾马仙·剪纸非遗嘉年华活动,来自海峡两岸的200余位嘉宾齐聚于此,共同感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见两岸同胞的深厚情谊。
马启晨 摄
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会长林杰谨代表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向本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台湾同胞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他表示,希望两岸同胞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交流互鉴,携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梦贡献力量。
林炟 摄
世界游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台湾嘉宾游岳勳表示,马仙信俗文化承载着人们对善良正义的不懈追求,柘荣剪纸则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他希望两岸同胞同心协力,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共生共荣的生态文明。
郑伊伶 摄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马仙信俗文化传承弘扬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龙营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柘荣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的殷切嘱托,大力传承弘扬马仙信俗文化和柘荣剪纸非遗文化,推动马仙信俗文化和柘荣剪纸走出福建、走向世界。
郑伊伶 摄
文艺展演在欢快的民乐演奏《春之序曲》《金蛇狂舞》中拉开帷幕。随后,歌舞《马仙娘娘》、舞蹈《远古呼唤》、音诗画《福至心灵》、情景走秀《福瑞凤翔》等节目精彩纷呈,通过多样艺术形式讲述马仙故事、传播柘荣剪纸文化。台胞嘉宾陈柏菁演唱的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用歌声表达了两岸同胞的心声。最后,歌舞《中华一家亲》展现了两岸同胞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中华一家亲”的美好愿景。
陆慧怡 摄
陆慧怡 摄
马启晨 摄
林炟 摄
文艺展演结束后,嘉宾们走进靴岭尾村大师剪纸馆,亲身感受柘荣剪纸的独特魅力。在柘荣剪纸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金素清悉心指导下,他们手持剪刀,小心翼翼地在红纸上剪出“福”,一幅幅千姿百态的“福”剪纸作品逐渐成形。沉浸式的剪纸体验让台胞嘉宾们对柘荣剪纸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两岸共同的文化根基。嘉宾们纷纷表示,要将“福”带回台湾,让更多台胞了解柘荣剪纸。
林炟 摄
林炟 摄
在柘荣剪纸传习馆里,《迎福·马仙》《施药救众生》《灵岩结金兰》等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些作品以马仙信俗为主题,生动地诠释了马仙信俗文化内涵。
马启晨 摄
林炟 摄
陈柏菁是靴岭尾村闽台乡建乡创团队的核心成员,专注于乡村振兴规划工作,已在宁德扎根六年。作为1994年台湾金曲奖新人奖得主,他不仅在音乐领域成就斐然,还多次参与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他感慨地说:“通过马仙信俗、剪纸等非遗文化的互动,我深切感受到两岸文化的共鸣。这种共鸣让我更加坚信,两岸同胞的心始终紧密相连,文化是我们共同的纽带。”
马启晨 摄
下午,嘉宾们还参观了柘荣现象传习馆、东狮山清云宫,并在崈阳书院展开座谈,就两岸文化交流与非遗传承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
近年来,靴岭尾村凭借“清新乡野、文创田园”的发展思路,活化利用剪纸文化底蕴,以打造“中国剪纸第一村”为目标,通过党建赋能推动文旅融合,从软弱涣散村发展成为年均接待游客超15万人的“网红村”,先后获评“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国家AAA级景区”等多项荣誉,并成功入选第二届乡村振兴品牌节文化振兴典型案例。
据悉,本次活动由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柘荣县马仙信俗文化传承弘扬工作领导小组、中共柘荣县委统战部(柘荣县民族与宗教事务局)、中共柘荣县委宣传部(柘荣县文体和旅游局)指导,中共柘荣县城郊乡委员会、柘荣县城郊乡人民政府主办,柘荣县城郊乡靴岭尾村村民委员会承办,柘荣县文联、柘荣县文化馆协办。
文图来源:长寿柘荣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