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故事】翁清蕊:春华秋实二十载 俯身甘当“孺子牛”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3-01-19 20:02:05.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霞浦公安 2023-01-19 18:50 发表于福建

干净利落的马尾辫,亲和力十足的笑容,阳光开朗的大方,英姿飒爽的气质,这是霞浦县公安局松城派出所副所长翁清蕊给人的第一印象。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22年的一线民警,从警以来,翁清蕊始终把爱民、利民、便民作为工作的最高准则,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褒奖,用满腔热血和无限忠诚履行着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因工作表现突出,翁清蕊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4次;2022年11月,获评全国公安机关疫情防控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她是追梦的奋进者

2001年,翁清蕊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因在校期间表现突出、成绩优秀,被学校推荐参加选调生考试。经过层层选拔,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录福建省委组织部省公安厅选调生,被分配到霞浦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从事窗口服务工作。

对于一名非科班的新警来说,要想做好窗口工作,必须下足绣花功夫。多年来,翁清蕊通过不断学习、熟练业务,从日常的工作中提炼经验,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为解决业务办理过程繁杂、花费时间周期长、偏远乡村驾驶证办理难等问题,她积极建议推行“马上就办”“只跑一次”便民利民服务措施,梳理优化窗口服务,并开展下乡便民服务。在翁清蕊的努力下,交警大队交管窗口的服务不断改进,业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15年3月,一通来自霞浦县海岛乡的电话,开启了翁清蕊送考下乡的“旅程”。电话中,群众称因海岛乡四面环海,出行不便,造成当地群众“考试难”问题。

为了降低当地群众进城考试的难度,减少当地无证驾驶情况发生,在做完前期的宣传摸排和报名后,翁清蕊决定带队前往海岛“送考下乡”。

海浪翻涌,颠簸了数小时后,一行人终于到达目的地。虽然因为晕船稍有不适,但翁清蕊等人热情的服务态度却不减。

“路考的考生先到这里集合,我给你们讲一下考试的流程……”当最后一名考生离去时,天早已黑去。忙碌了一天的翁清蕊才得空舒展了一下僵硬的四肢。

服务送下乡,缩短了服务群众的半径,也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扎根交警窗口20年来,翁清蕊共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2000余件,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警有所应”。

她是平安的守护者

2022年12月6日,持续的降雨让霞浦的气温降至谷底,可对玉潭辖区某养老院的管理员刘玉钦来说,内心的感激之情却分外沸腾。在将一面印有“为民服务 警暖于民”的锦旗送到翁清蕊手中后,刘玉钦关心道:“您现在头还疼吗?我们不知道怎样感谢你,只能以这面锦旗聊表谢意。”

不久前,玉潭辖区某养老院内两名老人在外出期间不慎走失,管理员刘玉钦四处遍寻未果,焦急万分中来到玉潭警务站求助。

“两位老人都已年过80岁,如今天寒地冻,再找不着人,怕有危险。”了解基本情况后,翁清蕊当即安排监控查找,很快便锁定2位老人最后出现的地方是松港辖区。

考虑到老人迷路,很可能毫无目标四处行走,为了尽快找回老人,翁清蕊一边带上家属骑车沿街寻找,一边安排人员继续监控排查。直至3个多小时后,众人才在松港街道某菜市场内找到了又累又饿的2位老人。

安全将老人送回养老院后,翁清蕊的脸色已经煞白。此时,一路陪同寻找的老人家属才知翁清蕊患有严重的头疾,但在寻人的间隙里,她却始终未表一言。

“翁清蕊身上有种‘时时放心不下’的可贵品质,这源于她的高度责任感与服务为民的从警初心。局里曾想将她调至相对轻松的机关部门工作,但她最终选择了扎根基层。”霞浦县公安局政工室主任陈军说道。2022年5月,霞浦县公安局成立玉潭警务站,统筹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和服务群众工作。自分管玉潭警务站起,翁清蕊便时时驻扎在此,开展主动服务、精准服务、亲情服务。

“每天翁警官都会结合近期的政策热点和高发的案件类型,用‘土话’向我们宣传政策法规、普及安全防范知识,我感觉十分受用。村里哪家哪户遇到困难了,只要找翁警官,她都会尽全力帮我们解决难题。”玉潭村村民兰建城说道。

每月平均走访入户和电话访查1000多户,每周“车巡+步巡”70余公里,排查风险隐患39处……翁清蕊用“实打实”的工作,换来了与群众的“心贴心”。

她是纠纷的和事者

玉潭辖区地处霞浦的城乡结合部,近年来,随着霞浦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网络化、观念多元化的态势日趋明显,尤其是各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相互碰撞,涉及农村婚恋感情、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问题尤为突出,给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为及时发现、消除辖区各类不安定稳定因素,翁清蕊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

2022年8月的一天,翁清蕊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辖区某村有名儿童年至3岁却未上户口,因户口问题,导致孩子无法上幼儿园。经多方了解得知,孩子的母亲于两年前去世,此后,孩子由外公外婆抚养,而因为情感与经济问题,孩子父亲兰某与孩子外公外婆之间一直存在矛盾,兰某因此迟迟不愿给孩子申报户口。

得知这一情况后,翁清蕊和村干部多次找到兰某,面对面与其交流沟通,从家庭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再三劝导兰某尽快为孩子申报户口,但每次沟通均被兰某拒绝。

眼看孩子上学报名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经多番思量,翁清蕊决定邀请村干部,司法所,专职调解员以及当事双方到玉潭警务站进行调解。

“我们是孩子的外公外婆,孩子生下来就是我们在带,我们辛辛苦苦养了三年,没见你来看过几次孩子,为啥不能把孩子的户口落到我们家?”

“这是我的孩子,怎么可能落户到你们家?你们别想了!”

在玉潭警务站调解室内,当事双方各执一词,气氛剑拔弩张。

“大家不要激动,先听我说句话。从情理上讲,这是你的孩子,我不相信你不知道没有户口会给你女儿带来多大的麻烦。从法理上讲,法律条款中也有相关规定……”翁清蕊从情、理、法三个方面分别向兰某进行讲解和疏导。

听完翁清蕊的一番话,兰某扭过头,不说话。

见现场氛围缓和了许多,其他调解员趁热打铁,从造成双方矛盾的关键因素入手,耐心劝说兰某要以亲情为重,经过近3个小时的思想工作,最终兰某同意了孩子落户一事,这场历时2年的家庭纠纷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家庭邻里矛盾纠纷多源于日常生活,很多事实和道理说不清道不明,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往往不具备足够的政策弹性,解决方案不一定能够照顾到当事人每一项具体的需求。由于更多情理和道德的因素渗透其中,调解往往是解决纠纷比较好的途径。”翁清蕊说道。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翁清蕊用一腔真情温暖了辖区内的百姓,用爱与责任当好人民群众的“和事佬”。自警务站建成以来,翁清蕊共带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5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8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7%以上。

把人生梦想和担当实干结合起来,将青春根植在家乡的广袤田野上,用奋斗绘就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翁清蕊用持之以恒的坚守执着和女性特有的细致耐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青春,默默传递着光和热,沉淀为一份历久弥坚的为民情愫。

编辑:王姝蕴

来源:宣传中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