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雪凌霜 殉国忘身
——革命英烈池石头弟同志简介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0-07-02 20:05:09.0  推荐人:刘章书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  来源:今日老区

池石头弟(1912-1938.3.16),化名郑石弟,男,汉族,中共党员,福建省福安市松罗乡后溪村人。福霞边区红带会创建人之一。

193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福霞边区委员会成立,池石头弟在张宝田、马立峰等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加入革命队伍,经马立峰、詹如柏同志介绍、推荐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刚成立的中共福霞边委领导人具体分析了国民党当局的情况,决定通过社团组织的形式把农民群众武装起来,壮大革命力量,保卫“五抗”斗争成果,特委派池石头弟、罗富弟等人到闽东北的寿宁向范浚学习成立红带会对付反革命大刀会的经验。随即这个新型的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组织——福霞边区农民武装队伍红带会在松罗乡后溪村宣告诞生,池石头弟任队长。后历任秘密农会会员、工农赤卫队队员,参加了“五抗”和土地革命斗争。1934年8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内部称红七军团)寻淮州、粟裕、乐少华、刘英率领的数千人途经闽东,给闽东革命迅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此时,曾志、叶飞等领导人做出决定,为保存革命实力,实行战略转移,以山区革命老根据地为重要依托,转入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5年1月闽东红军主力转战外线后,池石头弟随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转移到山区坚持革命斗争,先后担任工农红军安(福安)德(宁德)游击队队长、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干部。1935年10月5日,以粟裕为师长、刘英为政委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到达寿宁县郑家坑村,与叶飞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一部会师。7日,成立了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不久加以充实。虽然临时省委因内部分岐而于1936年10月间导致解体,但在失去中央领导,又遭国民党正规军两次长达八个月“围剿”的险恶环境里,省委主要领导人都没有忽略过自己身为共产党人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尽力巩固和发展全区的党组织,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不断扩大游击区范围,池石头弟与闽东革命党人一道把闽东游击区域扩展到到浙赣铁路沿线和金华衢州盆地,有力地冲击了蒋介石统治的重要腹部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大量兵力,不断提高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地位和影响。这对于中央红军长征及南方各省游击战争的开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1936年冬至1937年春,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长达三年之久的闽东特委,终于获得了党中央1935年“八·一宣言”等党内秘密文件,据此,将闽东苏维埃政府改为闽东抗日军政委员会(主席叶飞,副主席阮英平、范式人),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努力。并多次与福建省国民党军政当局谈判,以及强有力的军事斗争,终于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协议。1937年冬,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在宁德桃花溪集中后,移驻屏南石棠整编训练,准备北上抗日;1938年1月,独立师1300余人集结于屏南棠口、双溪(旧县城),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并在宁德城关设立留守处。1938年2月,池石头弟奉命留在闽东坚持斗争,任宁德留守处警卫排排长,负责警卫新四军六团宁德留守处的安全。1938年3月16日,国民党福建省保安处指使闽东保安第二旅李树棠部袭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驻宁德留守处,池石头弟和警卫排战士极力掩护留在闽东坚持斗争的中共闽东特委委员、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后方留守处秘书长的郭文焕、范式人等闽东革命党人突围,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把50多位革命党人安全转移到宁德吴厝祠堂。

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池石头弟指挥警卫排战士迅速安置好革命党人后,带领警卫排全体战士冲出安置点,想诱敌离开,以便使革命党人安全撤离,但因寡不敌众,最后弹药殆尽,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闽东人民的优秀儿子,时年26岁的池石头弟同志壮烈牺牲!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