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的摸排整改成果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提质增效——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答记者问
以高质量的摸排整改成果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提质增效——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答记者问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2-09-29 01:00:02.0  推荐人:刘鑫  推荐老区:宣教中心  来源:中国政府网

以高质量的摸排整改成果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提质增效

——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答记者问

农村厕所革命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事关广大农民福祉,体现现代文明水平。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会同有关部门坚持好字当头、质量优先、分类施策、注重实效,指导各地切实抓好农村改厕这一民生工程。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去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今年又部署开展摸排整改“回头看”,确保情况底清数明、问题真改实改,不断提高农村改厕质量和实效。近日,就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相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怎样看待这些年我国农村厕所革命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答: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这几年,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厕所革命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2018年以来累计改造农村户厕4000多万个。农村卫生厕所不断推广普及,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农民文明生活观念的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基层调研中,多数受访群众表示,厕所改造改变了过去脏乱差臭的如厕环境,提高了大家的卫生意识,让环境更美了、生活更好了。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农村厕所革命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值得充分肯定。

农村改厕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从区域差异看,各地农村千差万别、发展水平高低不同,改厕不可能一刀切、齐步走。东部地区基础条件好、群众卫生意识强,厕所革命进展较快;中西部尤其是干旱、寒冷等特殊条件地区适宜技术产品较缺乏,改厕先要研究好技术模式,至少经过一个周期的试点试验,技术成熟、群众认可后再逐步推开。二是从工作推进看,一些地方改厕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技术支撑不到位、建设质量不过关、发动农民不充分、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形式主义问题。三是从思想观念看,部分农民受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影响,健康卫生意识不强,思想观念短期内难以转变,难免会出现改厕后不愿用不爱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问:为什么要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及“回头看”?

答: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改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去年4月起,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组织开展全国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对2013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农村户厕进行拉网式排查。这次摸排整改,既是对各地改厕情况的一次大起底、大检验,也是务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各地都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强化举措,扎实推进摸排整改工作,基本摸清了户厕情况和问题底数,检视发现了改厕工作不足。目前,摸排出的问题厕所能够立行立改的已基本完成整改,其余正在分类有序推进整改。

从审计监督、调研调度、媒体曝光等情况看,有的地方仍存在摸排不细不实、问题整改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政策执行效果。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又部署开展摸排整改“回头看”,要求各地再次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查看问题是否查清找准、已完成整改的是否整改到位、尚未解决的整改方案是否科学合理,10月底前完成任务,进一步压实地方责任,确保摸排整改质量和效果。

问:去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采取了哪些举措推进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和“回头看”?

答: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坚持问题导向,采取一系列举措推进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和“回头看”。一是加强工作部署。去年以来,印发全国农村户厕问题摸排工作方案,多次召开全国视频会、片区会,分区域、分阶段对摸排整改及“回头看”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压紧压实地方责任。二是组织“四不两直”调研。多次以“四不两直”的方式,也就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对地方改厕和摸排整改情况进行调研,重点调研改厕有明显问题但没有摸排出来、摸排出的问题厕所整改不到位、新改厕所又出现问题等3种情况,特别关注是否存在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向问题突出的省份发出整改通知单。三是通报典型问题。对审计发现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农村户厕摸排整改中层层瞒报问题,以及“四不两直”调研发现的摸排整改不全面、不深入、不到位等问题进行通报,对问题严重的进行约谈,督促各地深刻警醒、对照自查、举一反三,推动“回头看”落地见效。四是开展指导服务。常态化、“一对一”派出专家服务团赴中西部2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改厕技术服务,帮助地方提高摸排整改质量。组织开展节水防冻技术试点,编印干旱寒冷地区农村改厕典型技术模式,加快破解技术难题。五是强化宣传发动。借助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地方农村改厕及问题摸排整改的好经验好做法,强化示范引领。组织各地结合摸排整改,遴选一批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案例和农村厕所革命典型范例。

问:这次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主要排查出了哪些问题?对发现的问题怎样处置?

答:这次农村户厕问题摸排工作重点聚焦目前不能使用或不能全年使用的厕所。各地通过摸排,发现农村改厕中主要存在技术模式不适宜、产品和施工质量不过关、运行管护不到位等三类问题,也发现个别地方存在形式主义等现象。

对于摸排出的问题,我们督促各地建立台账、剖析原因、分类整改。对短期内能立行立改的问题厕所,如因产品质量不过关、施工不规范等导致的厕具厕屋损坏等问题,该维修的维修、该更换的更换。这类问题整改目前各地已基本完成,“回头看”重点跟踪查看整改质量和农民满意度,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施工质量关和群众满意关。对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厕所,如没有上水、技术模式不适宜等导致的问题厕所,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在“十四五”期间按照本地区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安排分阶段、分步骤整改。“回头看”重点查看整改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确保技术模式、推进节奏符合当地实际。对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如把发厕具当成改户厕、拆了传统旱厕迟迟不建新厕、简单以建公厕代替改户厕等,要从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上深入剖析根源,深刻警醒、坚决纠治、举一反三、抓好整改,坚决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此外,因农民使用不当和日常维护不够导致的问题,如厕屋门窗破损、厕具配件损坏等,应更多依靠农民自行解决,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培训指导或支持相关社会化服务。

问:一些地方农村改厕存在粪污满了没人掏、设备损坏无人修等重建轻管的问题,怎么办?

答: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摸排整改中的确发现一些已经改厕的地方存在运行管护不到位的问题,不仅影响改厕成效,还有可能因为厕所粪污处理不好造成环境污染。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持续指导各地坚持建管用并重,将农村厕所改造与使用管护一体谋划、一体设计、一体建设。

一是合理选择粪污处理方式。靠近城镇的村庄,可通过纳入城镇管网统一处理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离城镇较远但人口较多、居住比较集中的村庄,可通过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方式实现达标排放,但这种设施建设和管护成本高,规划建设前需要经过充分论证;其他村庄主要采取单户或联户的单一粪污分散处理方式,处理后的粪污以资源化利用为方向,充分结合农村庭院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通过还田就近消纳、综合利用。有能力的农户自行清掏还田,没有能力的通过相关服务组织帮助解决,比如一些地方由种植合作社清掏粪污,用于发展绿色农业。

二是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管护的重点是农村厕所日常检修维修和粪污收集处理服务。应强化资金支持,逐步建立农户合理付费、村级组织统筹、政府适当补助的运行管护经费保障制度,引导农民树立自觉爱护维护厕所的意识。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当地农民或市场主体组建社会化服务队伍,提供便捷的粪污清掏和资源化利用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搭建数字化平台,开发“一厕一码”便民服务。积极推动农村厕所与生活垃圾污水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村庄保洁等一体化运维。

问:下一步怎样以这次摸排整改和“回头看”工作为切入点,完善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推进机制?

答:开展这次摸排整改和“回头看”,不仅是为了发现和解决问题,更是为了深入剖析原因,进一步改进完善机制,真正建立以质量实效为导向,以农民满意为标准的工作推进机制,把农村厕所革命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一是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完善党委领导、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领导机制。压实县级主体责任,把改厕作为基层党委和政府的重大任务,落到县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充分发动农民参与厕所规划建设和管护。

二是完善技术支撑机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通过实地调研、技术论证、模式比较、试点示范等,选择适宜改厕技术模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建立专家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改厕技术服务。加快研发干旱寒冷地区适用技术模式,新的技术模式至少经过一个周期试点试验,成熟后再逐步推开。

三是完善问题发现和处置机制。加大日常监督力度,将问题发现与实地调研、技术服务、督查检查等农村厕所革命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常态化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把随手拍、投诉举报等渠道尽可能下沉到乡、村,让更多农民知晓并参与。坚持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并重,做到随发现随处置,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整改结果持续跟踪问效,确保改好改实、群众满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