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之霞浦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0-07-03 20:57:02.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进入1945年,德国法西斯投降,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连连失利。5月17日,在闽日军开始撤离福建。5月18日,中国军队收复福州,驻扎厦门、金门的日军取道海澄、漳浦、云霄等地南退广东,而驻扎在福州的日军则经罗源、宁德、霞浦、福安、福鼎等地向浙江北窜。在自 5月21日至6月4日由永津佐比重中将指挥的侵华日军独立混成第62旅团北撤滞留在霞浦的15天里,霞浦县城及郊区村落因此再遭多日蹂躏,损失惨重。

1945年5月21日7时许,先是由长岭熹一少将率领的日军独立混成62旅团大冈机炮大队500余人,分乘14艘汽艇 、30余条帆船,自沙塘街下岐山登陆,随即驱军攻占小沙岭驻军阵地,时踞守在城南小沙岭的国民党县保安自卫队第2中队第1分队只有一排士兵、一挺机枪和几颗手榴弹,远远看见成群日军登陆,便仓促胡乱打出一梭子机枪子弹,扔出几颗手榴弹,以虚张声势。日军发现后,架起钢炮连发3弹,命中碉堡,炸毁县自卫第2中队第1分队驻守的碉堡,炸死炸伤守军士兵各1人,其余守军见状仓惶逃命。日军很快攻占小沙岭、兰田湾山头,顿时霞浦城南洞开,陆续登陆的日军,开始向霞浦县城进发,并就地强抓当地民夫40余人。日军先是向城西通往盐田的附近山头迂回,继而炮轰县城,炮击后,日军从东南、正南、西南三个方向合围县城。一听炮声,县长戴启熊慌忙带着一个班士兵自罡溪岭退往崇儒,其他国民党官员惊慌失措,各自夺路逃避。这时满城百姓毫无准备,正在上课的学生一哄而散,正在营业的商人慌忙收摊,正在家里已煮好午饭的群众也顾不上吃,连被盖行李都来不及收拾,纷纷携老带幼,从东、西、北三个城门奔走逃难。日军首先由南门长驱直入县城,东、西方向日军也随即入城。12时许,霞浦县城沦陷。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第一次踏入这块素称“福宁永固”的千年古邑县城。

日军由南门进城后,转向城东集结,并在建善寺设立“指挥部”,将机炮、弹药集中存放佛殿,将抓来的民夫全部关在佛殿后的木屋内,不给粒饭滴水。午后,日军开始沿街搜索,抓夫劫物,掳辱妇女,杀害无辜。塔旺保(今东关街)的王阿辉年迈体弱无法逃避,被日军强拉为挑夫,因无力行动,额头被砍一刀,鲜血淋淋,至下半夜惨死。青福村钟细兰、母蓝氏等3人均遭重殴,先后毙命。中乘村林氏,因年迈走避不及,惨遭凌辱,殴伤致死。信义保(东关)林万一等多人被抓后皆惨死异乡。5月22日,日军后续部队600多人陆续由海路登陆,涌入县城,并在城西罗公亭及通往盐田大道附近村庄驻扎,向城内各处搜索财物,滥杀无辜,奸淫妇女,金沙保下楼村62岁的农妇杨郑氏被打死。5月23日,驻扎在建善寺一带的日军,分别向盐田、崇儒方向架设5门钢炮。午后5时许,驻罗公亭一带的日军增至300余人,分兵两路,分头占领罡溪岭、圣水寺,并在罡溪岭、圣水寺高地构筑工事。当日,日舰在大京笔架山石人下和丹湾澳海面被“盟军”飞机轰炸,溃散的7艘日舰海军残余士兵由海路进入县城。侵驻县城的日军继续沿街搜劫掠夺,他们把布店的白布搬走作擦枪布,其余绫罗绸缎都被撕毁,扔在地上,肆意践踏,将酒库的一坛坛老酒用枪托砸碎取乐。他们在民房里翻箱倒柜,砸桌摔椅,将大小便拉到米缸里。看见猪羊就用刺刀捅杀,而后割取部分瘦肉食用,其余内脏、皮毛等随地丢弃。据7月5日县粮食商业同业公会报告:“礼丰、兆丰、协和、民济等5家碾米加工厂受此次敌兵犯境搬劫。”

日军进城不久,随即分派兵力前往县城近郊地区的松山、后港、桥头一带抓掳挑夫,残害民众。24日,日军在后港抓夫时,王阿乐等6人因不从惨遭杀害,马取启等8人被抓走。随后日军又到桥头抓夫,村民冯阿系被掳为挑夫,其妻陈氏闻讯上前探视,即被枪杀,抛尸大桥下;村民吕孝春、赵二二被日军抓走后,肩荷重担至浙江乐清因体力不支被杀害。在江边村、古岭下村,温阿角、曾细弟等18人被掳为挑夫,后惨死异乡,还有多名妇女被日军奸污。在金沙,村民杨郑氏年老走避不及,遭殴打当即身亡。同日,日军帆船18艘载运大米、饼干及其他军用物资抵达后港。住在县城头桥附近年迈体弱的退休小学教员叶会堂被日军抓作挑夫,因体力不支,才挑几步就踉跄跌倒,几名日本兵一拥上前去,嘻哈笑闹,强迫他在地上爬行作耍。许多日兵围观拍手狂笑,叶老先生羞恨交加,当场昏倒。在太平桥,一乡下农民进城因看到日兵慌忙奔跑逃避,被日军开枪打死。

下午,日军30多人窜入松山村挨家逐户搜抓夫,村民大多走避。当日在桥头村打工的邱阿生回松山打探消息,被日军捉获后杀害。日军来到塔旺街,居民林阿宝因病无法逃避,日军打进门强拉其做挑夫,林母上前拦阻,被一日兵用刺刀捅入腹部,当场毙命;妇女林吴氏,亦被凌辱致死。吴阿贵、钟朝銮等多人被掳走,生死不明。青年渔民林阿柯因反抗被抓即遭惨杀,其余日军抓走张技扛等13人后,仓惶退往县城。 当日,松山渔民愤而打死一作恶日军士兵。

26日天刚亮,驻县城的日军长岭熹一率一大队日军,带着军犬,开赴松山,扬言“一个要换一百个”。途经塔下时,日军把抓到的村民倒吊在村头大榕树下,用长嘴壶往他们的鼻孔里灌热汤,以此取乐。村里妇女来不及逃避的也备受奸污凌辱,其中有一中年妇女被绑,装入火灰篮,抬到建善寺轮奸。随后日军前往松山挨家搜查,村里百姓多已逃避,驼背残疾在家的小商人林友坤、在松山打短工的林阿柯被抓后,受尽酷刑,而后被日军拖到海滩岩头,断首剖腹,惨不忍睹。此次日军在抓走松山郑友国、刘畏三等21个村民,其中王十二、刘思三、蔡阿盛、郑友国、曾华登、曾荣义等6人被认为“凶手”,关押于建善寺中。随后日军轮番对被关押21个松山村民施以酷刑,先是放军犬咬,王十二被咬得最厉害,头部面部手脚被咬得没一处好肉,接着用扁担打,郑友国被打得最狠,扁担一连打断两根,浑身上下血肉模糊,继而被枪托砸,刺刀刺……蔡阿盛是个哑巴,母亲刚去世不久,日兵指着他手臂上戴的“孝圈”发问,他伸出大拇指比划作答,日军硬说是侮辱他们,就用绳子捆绑他的两个拇指,然后把整个人吊起来。更惨的是药店商人刘畏三,日军把汽油泼到他身上,点火焚烧,不一会衣裤着火,臂部燎起大泡,日军又笑又叫,又用扁担猛打,打得他皮开肉绽,血水飞溅。接着,他们又把已昏迷的刘畏三翻转,撕下衣片,缠扎他的生殖器,泼上汽油点火焚烧。日军在一边狂笑,怪叫……一直折腾至深夜,日军把已是遍体鳞伤的王十二、刘思三、蔡阿盛、郑友国、曾华登、曾荣义6人拖到寺边菜地挖坑活埋。其余15人虽未被活埋,也奄奄一息。但残忍的日寇仍不罢休,27日上午,一队日军携带煤油等引燃物,再次前往松山,准备烧毁松山村,行至半路亭(今后港、松山分岔路)时,忽遇雷雨,惊雷如炸,大雨如泼,只得半途折回。

5月29日,日军从陆路窜犯的主力部队,经宁德逼近霞浦县境。上午10时许,其先头部队200人,侵犯官岭尾,乱拆民房,制作木排,架设便桥,渡越杯溪,侵驻盐田。下午4时许,4000名大批日军陆续侵驻盐田,其中一部向县城进犯。“当日一部日军过境盐田乡时,劫掠了盐田保翁新和等99户渔东渔船、船具,致翁刘氏等196个渔民失业。” 同一天日军机炮大队约300余人,离开建善寺一带。关押在那里的50余名民夫,被迫随日军扛运物资,出东关,刚上天台岭不远,就有一位外号叫“老鼠细”的民夫累倒,被日军刀刺、脚踢,丧命路边。这种惨况不断发生,直至天黑日军到达杨家溪时,一路惨死的民夫已有11人。后港被掳民夫史大弟等3人,因体力不支,被殴打致重伤,不久先后死亡。

5月30日拂晓,日军向鸡角弄猛烈射击,县保安队士兵阵亡2人,负伤1人。31日,日军主力部队陆续从盐田开入县城,分别驻扎在城内各街道,他们一路大肆进行破坏。日军路经石贝墩时,焚烧民房1座。午后3时许,占据鸡角弄前沿山地的日军全部撤退,惟罡溪岭头左侧高地尚有300余名日兵凭借工事不时向鸡角弄方向开炮。6月1日,日军主力部队计4000余人全部集结县城,大肆掳掠糟踏民房财产,城郊田地大量青苗被割喂马。

6月2日凌晨,1000余名日军向天台岭移动,并不时向岭上开炮轰击。日军在撤离途中,继续作恶。沙头村房屋被烧3座,金沙保房屋被烧1座,上楼村农民钟金成62岁的母亲兰氏被殴身亡,桥澳保农民李阿妹被枪伤双腿,金沙保雇工林阿盛被枪杀,挑夫江兰坤因体力不支,被殴重伤丢弃路旁(17天后死亡),挑夫雷成春被殴打重伤致死,工匠李传宗路经小岭,被枪射中腹部,当即死亡。当日,杨家溪雨后溪水暴涨,渡船被村民扛上山藏避。日军便在杨家溪等邻近村庄拆民房架设便桥,其中彭坊里村全村11户人家的房屋被拆一空。一部日军过境三沙时劫掠了五澳、东澳江阿备等渔东220户的渔船、船具,致1253位渔民失业。

6月3日,日军驻县城主力于午夜1时左右开始全线撤退,天亮后,侵驻罡溪岭头的日军最后吹哨集合离去。时县城居民谢子植等3人闻讯回城走到半岭,被日军看见用机枪射毙路旁,另一畲族妇女亦被枪击受伤。日军上天台岭,到水门保时,将工匠郭祥回等人杀害;到枫岔头,将老艺人王俊辉抓了当挑夫,王不服与其拼命,挥拳痛击日兵,被日兵捆绑,轮番毒打致残。日军到武平村时,农民雷孙溪被射中左腿,不久身亡;村民卓北棋患脚气病,行动不便,被日军机枪狂射,断左手而死;雷孙贵双脚残疾,素以木具代脚行走,被日军推拉作为玩物戏耍,嗣后还将其缚悬树上,用军刀碎割致死。到牙城龙亭南兜,青年农民阙阿李正在溪中撑排,被日军一枪毙命。

6月4日,日军继续过东乡,一路烧杀掳掠。农民冯奶奎的母亲阙氏,在本村池坪园放羊,被日军机枪射中,当场毙命;在龙亭,农民叶邓进被枪杀,横尸街中;村民杨金瓜妻陈氏被枪杀身亡;农民杨华墙被拉夫不从,于家中遭枪杀;农民叶石生被乱枪射中左手致残;林存安、杨父某分别在枣岭、岭门岔惨遭枪杀;民夫刘承孚等人在流水坑被杀。6月5日,日军过杨家溪、龙亭, 全部撤离霞浦县境,窜入福鼎,霞浦县城沦陷终告结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