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红都柏柱洋施霖同志对闽东革命的贡献与历史功绩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0-09-18 09:22:44.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作者系霞浦苏区老红军后代 郑廷宫

说起“闽东延安”柏柱洋,无人不知,因他曾是陶副总理,曾志,邓子恢,叶飞,陈挺将军,张翼等首长领导闽东优秀儿女们在柏柱洋战斗过的地方。倘若提起山下村,人们就会自然说起“柏柱三杰五英烈的故事”——他们分别为施霖、张少廉、张宝田,张振江,张裕弟舍生忘死的革命事迹,想起施霖创作的脍炙人口的《白扇诗》诗句,“一把白扇画牡丹,财主收租太不堪;不管收冬割毛谷,一斤半两不让宽”。十首《白扇诗》在当时的闽东广泛传唱,像进军号角,发动穷苦大众起来革命,像锋利的投枪直刺敌人心脏,今天吟唱《白扇诗》,仿佛还能把人们带回血与火的救亡时代,耳际仿佛又想起雄浑悲壮的歌声。施霖,1900年生于柏柱洋田头岗村(是山下行政村以下的自然村),1926年考入福州国学专修学校,1932年升任中共福安县委委员。1933年10月,他与曾志同志在甘棠组织农民开展“五抗”斗争,参与领导了“甘棠暴动”。同年底坐船第一站到霞浦县上中贝村的后门山青皎一带46村领导了有名的“青皎暴动”,取得重大胜利并在上中贝郑庆佺大厝建立起了贫农团的红带会赤卫队组织并配合设在盐田西胜和尚寺叶飞同志领导的红军总部全体赤卫队攻打过霞城未克后退回郑庆佺大厝深感情报工作的重要,就特派有裁缝技术的赤卫队队员郑长明在盐田中街池水塘前买下一亩两层的大房子与一条大的木帆船以开布店与裁缝店为俺护建立起地下秘密交通站并把甘棠暴动带过来的王阿齐派到郑长明身边协助搜集情报工作后又由霞鼎县委委员妇女运动部长吴鸿琴从福安被组织营救出来的交通员扬新明又派到郑长明身边做徒弟实际是协助郑长明传送情报工作并把布店与裁缝店盈利来的钱由交通总站负责人郑长明负责从海路用交通站的那条大木帆船走上海福州连江等地购买红军总部与各游击区所需军用物资与生活用品。这年,他还与同志们两次缴获敌海军陆战队的一批武器。1935年春,敌人重兵“围剿”苏区。同年4月19日,施霖与战友张少廉一起被捕。旋即被押送到赛岐新师师部。面对敌人严刑拷打,利禄相诱,始终保持一个革命者威武不屈的凛然气节。他早已置生死于度外,在狱中席地而坐,挥笔疾书,写下2万余字,把自己对人民的炽爱,对党的耿耿忠心,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眷恋尽情倾注纸上,敌人也连声赞叹:“日试万言,大才无匹”。面对敌人枪口,慷慨悲歌,引吭高吟:“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田头岗施霖家,仅隔不到两年,痛失三儿女。施脓禄,施霖的姑姑,“九家连保”带头人。被捕后,面对敌人的酷刑,坚贞不屈,最后被敌人砍成四块。闽东人民把施脓禄誉为刘胡兰式的英雄。施细茄,施霖的胞弟,闽东红带会(赤卫队)总队指导员,在洋中与反动大刀会战斗中壮烈牺牲。一门三忠烈,为革命献出年轻的生命,这在中国革命史上也是不多见。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