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苏区中小学教育的恢复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0-09-09 18:00:08.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县筹委会成立之初,由于政权初建,地方反动势力嚣张,治安混乱,支前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全力以赴,一时无法顾及教育工作。由于战争影响,全县中小学在1949年5月底6月初全部停课。8月初,县境内治安情况已有好转,社会渐趋安定,支前工作也告一段落,一些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纷纷前来要求早日复校开课。县筹委会把恢复中小学教育做为安定社会民心的一项重要政治工作摆上工作日程,为加强教育工作,在指定县筹委会副主任王建勋兼任教育局长的同时,抽调孔庆洛具体协助教育工作。

县筹委会首先开展了全县中小学校接收工作,并对原国民党政府下发的课本教材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删改。按照文化教育要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总方针,组织力量开展了全县性教育资源配置的调查摸底。通过原国民党档案及旧教育人员,了解全县中小学设置、教师队伍、学生人数和经费开支情况,为复校上课工作打好基础。经调查,查清当时全县11个乡镇均设有中心国民校,其中长溪镇(城关地区)、东浒镇各2所,其他9个乡镇均为1所,有40多个保设有国民学校(其中有的是几个保联设1所),教职员共有300人左右,学生数不详,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战争影响,有些外籍教师已返回原籍家乡,有的自行改行从事他业,有的则因文化程度太低或作风不好难以胜任。还有一些应届师范毕业生回县后等待分配,另外不少失业知识分子有从事小学教师工作愿望。

为建立一支适应人民政权需要的教师队伍,县筹委会决定在全县开展小学教师登记应聘工作,并研究确定了聘用条件,发出招聘通告张贴各地,凡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可在限定的半个月内向县教育局申请登记。通告发出后,全县有300多人前来登记,其中绝大部分是原来的教师,少部分是待业知识分子。9月初,县筹委会专门成立了审查小组,由王建勋任组长,成员有陈公佐、郑宗英、刘宜坤、游振金、张学松、孔庆洛。审查标准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政权,生活作风正派,有一定教学能力和经验的知识分子,未任过教师的则要求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由于白天工作忙,审查工作均在晚上进行,经过3个晚上审查,除个别人之外,绝大部分申请者均被录取,分为正取和备取,两者比例为4:1,然后发榜公布。

为适应人民政权建设的需要,县筹委会十分重视各中小学校长的政治把关,在实行教师聘任审查标准的同时,对重点中小学校长主要釆用委派制,为了加强原长溪第一、第二两所中心国民校的领导,县筹委会与政治工作团协商后,决定从政治工作团中抽调福安师范学校毕业的原地下党党员担任校长、教导主任以及重点课教师,其中有郑玉书、林信波、孔庆闽、张学松、叶淑均、熊当、何珠荣、陈一英等(县人民政府成立后,这些同志大部分调出参加土改或改任其他工作),并研究委派了13所乡镇中心国民校和近40所保国民学校校长。各校校长委派后,由校长在教师录取名单中自行选择对象聘为教员,按县核定教员编制数,中心国民校只聘请正取人员,国民校则可聘请正取或备取人员。所派校长百分之七十是符合政治条件的原校长,他们业务熟悉,便于工作开展。聘任后他们全部按时到校办学。申请登记的教员中除一部分另行自找职业外,基本上都已就聘。

根据原来学校布局,除个别乡区(保)治安不靖尚无复课条件外,县筹委会决定学校从9月份起恢复上课,所有教职员工资仍沿用上学期办法,按月发给大米,校长一般150斤,教员根据资历分别为90-120斤,按月由学校向教育局报送在职人员名册,教育局审核无误后由财政局发给。起先因财粮存储不足,只从开学复课之月发起,后来财政好转,以前国民党政府欠发部分(解放前后数月,包括暑假期间)亦予补发,教员普遍表示满意,全县小学教育初步走上轨道。9月上旬,全县13个乡镇的中心国民校和42个保的国民学校以及霞浦县中学全部复校上课。

小学教育安排就绪后,筹委会教育局紧接着研究了霞浦中学复课问题。因原校长已离县,改委邱继仁(原在福安师范学校任教)为校长,教职员编制及班级设置仍按上学期不变,原任教职员多数被续聘,某些明显不适合的课程和教材,经教育局和邱继仁校长研究加以适当调整,补充了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论》的部份重要段落以及新华社社论等几篇文章作为新教材。学校秩序渐趋正常。10月,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后,按省教育厅颁布的各项规定执行,全县中小学教育基本步入正轨,在稳定民心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