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人民英勇斗争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0-09-16 18:13:59.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霞浦人民革命斗争史,始于1842年10月,霞浦军民击退英国三桅兵舰攻三沙、占东冲 ,止于1949年10月霞浦人民政府成立。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则是霞浦革命斗争进入最高潮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霞浦人民反抗“三座大山”的斗争如同星火燎原,党的组织蓬勃发展,土地革命风起云涌,工农武装发展壮大,游击战争如火如荼,革命斗争惊天破石。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到三十年代初土地革命和苏区的建立,从三十年代中期的反“围剿”和游击战争,再到三十年代后期的霞浦子弟兵北上抗日,从四十年代后期霞浦城工部地下党组织的建立,到策应人民解放军解放霞浦,成为霞浦新民主主义革命内涵最为丰实、内容最为完整、环境最为残酷、史迹最为突出、革命斗争连续性最强的时期。经过霞浦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努力,终于取得了霞浦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

霞浦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霞浦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适合县情的革命道路。其次,是加强共产党组织的建设,从柏洋贝口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到福霞、霞鼎、安福、霞鼎泰、桐霞、霞鼎中心等县委及基层党组织的遍地开花,从霞浦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到城工部地下党组织的新生,霞浦党组织成了全县人民革命斗争坚强的领导核心。再次,人民群众是霞浦革命斗争赖以生存的源泉与根本。霞浦的游击战争之所以能坚持发展,最根本的在于霞鼎革命基点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于苏区党政军民的血肉鱼水关系。特别是深受多重压迫的畲族群众忠诚于共产党,最守秘密,革命斗争性最强。第四,统一战线,是霞浦革命斗争得道多助的重要法宝。在错综复杂的三年游击战争中,例如霞浦工农武装积累了实施“白皮红心”等丰富的统战经验,并把这一经验和统战艺术带到新四军抗日战场上,扩展到解放战争的对敌策反斗争中,实现了霞浦的和平解放,丰富了霞浦革命斗争的政治内涵。第五,建立各种坚强的革命武装队伍,是霞浦苏区“红旗不倒”的重要载体,从农民武装组织“红带队”的产生,到游击队的建立;从“红十团”的改编,到“西洋海上独立营”的延伸拓展;从“红十六连”的组建,到反围剿中“红四团”实力的保存,从霞浦北上抗日队伍的组织,到策应霞浦解放的人民游击队建立,霞浦为革命斗争发展建立多支举足轻重的工农武装队伍。第六,因地制宜,开展游击战争。在国民党对霞浦苏区进行疯狂“围剿”,霞浦的工农武装及时改变策略,以游击区为支点,在变换支点的“蛙跳”中,或化整为零,或避实就虚,或时合时分,或小股奇袭,或跳往外线,不仅靠“山”,而且靠“海”,充分利用霞浦特有的山海屏障,及时从打保卫战、堡垒战向实行游击战争战略的转变,向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一次次战斗,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磨砺中,霞浦革命武装队伍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不断提高,并将游击战争的基本经验成功地运用于抗日和解放战争战场,形成了自身克敌制胜的战斗特点。第七,开辟新区,拓展革命斗争区域。自中共霞浦县工作委员会建立后,霞浦革命的触角不断向周边县份延伸,相继建立了中共福霞、霞鼎、安福、霞鼎泰县委,并于1935年4月成立了中共霞鼎中心县委,推动了霞浦与其他游击根据地相互支持,为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提供了比较稳固的后方基地。在1935年春,敌人大举进攻苏区福安、连江、寿宁等县革命力量损失严重,福霞县委和安福县委的部分人员相继退到霞鼎境内的情况下,得到了霞鼎县委的保护和支持,连江县委和红军西南团200多人乘船突围,西洋海上游击独立营的积极接应和掩护。同时霞浦苏区还先后在浙江泰顺地区开辟了鼎平、泰顺、平阳三个根据地,为后来建立鼎平中心县委创造了条件。

在霞浦革命斗争斗争中,也有一些惨痛的教训。首先是开展肃清“AB团”的斗争,内部自相残杀,严重损耗了革命力量。肃反斗争造成的恶果是霞鼎根据地失去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当时敌人第二次“围剿”已草草收兵,闽浙边临时省委刚成立不久,白区群众迫切盼望共产党和红军帮助他们解除苦难,如果这时中心县委能够制定正确的战略和政策,那么进一步扩大根据地,壮大革命武装力量是有可能做到的 ;严重削弱了党的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的战斗力。当时,四个县的县委书记有3人都被错杀;县委委员、区委书记以下干部被错杀的更多,各级党组织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干部、战士的革命信心受到极大打击 ,损害了党和红军在群众中的威望;破坏了中心县委原来制订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策略,一些原先为我所用的保甲长都不敢与我方接触了,使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在对敌斗争中失去不少耳目。其次是闽浙边临时省委分裂,使霞鼎根据地失去了援助力量。1936年9月绑架闽东特委和红军负责人叶飞、陈挺、范振辉等人的“南阳事件”事件发生后,闽东红军独立师就再没有进入霞鼎根据地了。“南阳事件”后霞鼎根据地成为敌人进攻的重点地区之一,在此情况下,许旺本应争取浙南方面的支援。可是由于双方龃龉,他没能提出这个要求。只是把仅剩下的100多人拉到霞鼎西胜山区,而不像1934年和1935年的两次反“围剿”斗争那样,在靠近浙南的霞、柘、鼎、泰边界的深山密林开展游击战,致使霞鼎根据地的党组织和游击队处于孤立无援状态。如果当时闽浙边临时省委没有分裂,闽东和浙南根据地的力量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敌人的进攻,那么霞鼎地区的反“围剿”斗争或许会有另一番结局。再次是城工部事件的发生,霞浦县党的组织的骨干几乎全被蒙冤错杀,党的组织受到严重摧残, 霞浦县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失联达一年多之久,削弱和影响了城市工作和农村游击战争的开展。

霞浦人民革命斗争胜利的意义是重大的。首先,在霞浦1510平方千米的热土上,结束了100多年来霞浦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的历史,结束了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局面,受压迫、受奴役的霞浦人民从此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其次,从根本上改变了霞浦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扫清了主要障碍,创造了政治前提。再次,霞浦人民的革命斗争,特别是霞浦苏区工农武装斗争的开展、霞浦藉子弟兵北上抗日、霞浦优秀知识青年开辟文化第二战场等,策应和支持了闽东乃至全国的革命斗争。

2019年5月20日至22日,习近平在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指出:“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习总的这个最新讲话,明确点出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承载关系,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今天我们所讲的初心,就是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衷和发心,就是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而霞浦革命斗争的史迹,无不闪现着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的初心,是霞浦共产党人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根源所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