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霞浦溪西水库建设历程!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3-03-14 21:11:54.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名城霞浦 2023-03-13 23:11 发表于福建

饮水思源 溪西水库建设历程

溪西水库是我县有史以来的第一项大工程,如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改变霞浦经济、社会面貌的基础工程、命脉工程。

1959年12月,中共霞浦县委决定建设溪西水库,由县委副书记粟致荣兼任工程总指挥,张文和任第一副指挥兼党委副书记,李葆圭、黄秀仪任副指挥。原工程设计大坝为土坝,坝高45米,计划蓄水1亿立方米。这个设计方案不够完善,仓促上马,随后3年困难时期,1960年8月因县财政困难停工缓建,工程花了146万元。

1971年11月,县委决定复建溪西水库,复建工程总指挥由王则文副主任兼任,张文和任专职副指挥兼总支书记,袁德斌、任秉法任副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任顾庆耕,副主任林兴校,政工组组长任秉法兼,技术组组长程源涛,技术分工各组为大坝组组长邓技向,备料组组长汪梅林,材料组组长何如钦,副组长王洪涛、徐国兴,移民组组长任志亮(后因病住院),由林兴校接任。指挥部共有85名干部,机构成立后,经过四个月的准备,在地区水电局郭春荣同志帮助下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重新测量设计,1972年4月举行开工典礼,上场民工2200人,技术工300人,整个工程分三期进行。

一、第一期工程:水库大坝建设

1、做好库区移民工作。文革期间,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反对建设溪西水库,越级上告中央被驳回,1972年5月6日进行闹事,县委非常重视,将移民组的干部由原来的35人增加到42人,和公社干部一起抓紧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确定移民地点,有就地移民,崇儒半路张村移民,赤岸、长沙、墓斗、石坝塘、霞山等地移民,逐户落实被移的原房质量、间数和补贴标准等,发动群众讨论,并张榜公布。移民组根据多数人的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公布第二榜,再组织群众复评,第三榜为定案榜,公布时还提出迁移时间,最后移民组挨家挨户落实迁移经费,就地移的每户补助600元,向半路张移的每户补助800元,向赤岸等地移的每户补助1000元。移民所需的木材,从水库用材指标中调整,迁移开始,指挥部集中21部汽车、拖拉机,下山运送移民户财物,上山运回工地物资,整个移民工作于1973年4月全部结束,共拆迁3个行政村,移750户3700多人,省拨款100万元经费,全部用完。

2、备料和用料。建设水库需要很多的沙石、钢材、木材等物资。开始沙石取料场距水库只有7公里,到后来取料场越来越远,一直到柏洋的山洋坪和洋里西宅河道15公里的地方运石料,石头用完后,又到后垅、长坑一带取料,运距越来越长。对石料规格要求很严格,每条石料长1-1.5米,宽高30*30厘米。水泥省只拨 4400吨,显然不够,通过原驻军一师后勤部何副部长(转业在江西工作)的关系,在江西解决400吨,又用地区拨给的400米小规格木料,跟江苏连云港某水泥厂交换水泥,又在山东泰安及其它水泥厂采购2800吨,水泥才够使用。在建设中 “三材”的运输量很大,动用21部汽车和拖拉机,不断地运送。

3、大坝施工。施工方案确定后,就着手清基、备料。大坝砌石在10月正式开始,组成若干砌石组,每组5人,另配1名施工员检查砌石质量,砌石施工员120多个,都是从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抽调来的。

全县各村生产队都按照县政府的部署,一批又一批地派出社员支援水库建设,社员们自带工具,棉被和生活用品,他们吃在工地,睡在工地,1个工日补贴4角,原生产队则用记工分的办法,给支援水库的民工每个工日补贴钱6角、粮半斤。为调动民工的积极性,采取政治评分和劳动定额评分两种办法,石料和沙逐车过磅验收,不仅要检查数量,还要检查规格质量等,采用多劳多得原则,适当奖励多劳者补贴及补贴粮,同时开展劳动红旗竞赛活动,评出州洋(含城关)、牙城、下浒、溪南4个公社为先进单位、奖锦旗一面。通过这些措施,工程所需的5万多立方沙、石料很快运到工地上待用,为工程迅速进展提供了保障。

1974年夏季,由于工程进展迅速,省下拨的440万元经费全部用完,其中,设备采购积压了几十万元不能及时周转。工程具体超支原因:沙石料运距延长,运费增加一倍,大坝原计划清基50—60公分,结果清到3米深时发现假石墙,为保证坝基牢固不得不炸开假石墙清出实基,光炸开的石量多达2200立方,同时坝基向两边扩展。经省厅领导核查超支清单,同意增拨50万元作为第二期工程经费,使第一期工程资金得以灵活,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溪西水库大坝1972年4月正式开工,于1974年10 月主体工程胜利竣工,历时两年半,总投资468万 元(含移民经费100万元),用去水泥7600吨,钢材 120吨,木材3600米,投入技工、民工劳力66万多工日。水库大坝为石坝,大坝体砌石5万立方,左岸以岩石为基础,右岸搞挡土墙。坝高31.6米,蓄水库容3500万立方,防洪库容500万立方,总蓄水量4000万立方,水库淹没耕地3660亩,坝体右边死库容以下,设直径60公分涵洞1个,坝旁建1座50千瓦的小水电站。坝左边设1个正常放水灌溉直径130公分的 涵洞,安装320千瓦机组1台。大坝溢洪道设 1个鼻坎,下有跳水基盘,以保证坝体安全,鼻坎石由30*30的石料砌成。鼻坎上装有3个5*10 的拱型闸门,闸门上安装3台起闭机,用6根钢丝绳吊着,2根钢丝绳吊1台起闭机重十吨。大坝内有一廊道,宽1.5米,高1.8米,主要是用来观察、检查大坝有什么隐患或故障。

二、第二期工程:水库渠道建设

第二期工程是建设一条长达140华里的水库渠道,于1974年10月开工,由李宽同志任工程总指挥,张文和专职副指挥兼党总支书记,汪梅林、何如钦任副指挥。汪梅林负责施工兼施工组组长,何如钦负责政工、后勤兼材料组组长,林兴校任办公室主任,金瑞三任后勤组组长,崔茂芳任付组长,上场民工11000多人,以公社为单位,成立11个分指挥部,实行工地大包干。民工自带口粮,生产队记工分,超额劳动给适当补贴。钱粮补贴由各公社负责。全县11个公社光补贴民工菜金50多万元。

1、开渠道挖山洞。水库渠道总长度81.51公里,主干渠长36.44公里,上干渠总长15.88公里,下干渠20.56公里。当时上场劳力11000多人,只用一个冬季开挖渠道,渠道沿途共开40个山洞,总长度8000多米,其中龙首山山洞最长,达1142米,中型山洞8个,长度350—600米之间。当时开渠道,采用按公社包干、民工工分、菜金合理安排,加上劳动竟赛,整个工地出现了你追我赶的热烈场面。劳动竞赛以公社为单位展开,层层评比,指挥部评公社,公社评社员,奖金由公社转发。

龙首山山洞开挖任务艰巨,专门成立一个直属分指挥部,由黄玉澄同志负责,技术总管程源涛、副总管余世奇,工程设计卜芳吾。指挥部共有干部120 多人,施工员220多人,民工8000多人。山洞出口处由地区水电局工程队负责施工,进口处用手工打洞,整个山洞,95%是用机械挖掘,挖山洞的民工多是本县复员军人中有施工经验的工程兵。施工采取3班制,人停机不停。山洞高1.8 米,宽2.5米,可通过一部汽车。龙首山山洞流量5个秒公方,西关倒虹吸管以下流量为4个秒公方,到沙江岭头分成两股,一股向左到长春,一股向右到大坪,流量都是2个秒公方。施工中,根据山形地势情况,采取截弯取直的施工法,缩短渠道线路8公里,提高了水的流速。

2、西关倒虹吸管建设。西关倒虹吸管专门成立一个直属分指挥部,由李葆圭同志负责。倒虹吸管制管厂有100多人,多数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上场民工8000多人,技术干部20多人,由地区水电局卜芳吾同志设计,西关倒虹吸管建筑物,系全省首次试用大管径高压力预应力钢筋砼的倒虹吸管工程,全长1630米,倒虹吸管是内径1.3米、长4米,北边进口117米高,南边出口97米高,平段800米的预应力压力管,这种口径是全国少见的,设计流量5.06立方米/秒,实际灌溉面积2.7万亩。为了建设倒虹吸管,组织人员到广东罗定县、怀集县取经,到了怀集县水电站,由于没有倒虹吸管设计图,卜芳吾、周伏建测量水管的乘口、叉口、管壁、管外和螺丝等尺寸,做详细记录,并画出草图,李葆圭、老蔡俩负责察看安装设备,并画出式样草图。倒虹吸管用的18000拉力5厘高强钢丝197吨,是通过省物资局副局长,从省建南台大桥、鸟龙江大桥剩余的钢板要来的,钢板运回后,请福安下白石,海军兵工厂协助加工制作的,钢管卷成后,由县五金厂负责电焊,该厂指定一个技术好的上海籍女工负责,她要求严格认真,做到滴水不漏,县农械厂负责磨光,龙门吊车由县拖拉机修理厂郑枝霖负责,吊装葫芦和滚珠轴承到上海轴承厂购买,共制500条管子,工地上用400条,剩余管子用在一、二级水电站。

3、村后渡槽建设。由于建渡槽没经验,指挥部组织干部到云霄县参观从云霄到东山的“向东渠” 渡槽。村后渡槽长度220米,高度34米,技术工都是从外地请来的,经过七天的紧张施工,渡槽终于胜利合拢。渠道总长度缩短3华里,耗资18万元。

第二期工程经结算,总投资520万元,超支 103万元。省增拨50万元,县拨款37万元,差十几万元。就用剩余物资回收的办法,移交给电站,把电站的钱拿来周转,解决了资金短缺的困难。工程共用水泥2200吨,木材1200米,钢材 220吨,投工247万个工日,I977年1月10日,举行通水典礼。1978年4月,省水电厅在我县召开现场会,主要是总结西关倒虹吸管运行正常和不漏水的经验。

三、第三期工程:一、二级水电站建设及东关变电所、桐油溪引水工程

1、一级电站建设。省拨款105万元,县自筹115万元。一级电站水头97米,管直径1.3米,安装水管50条,组装2台机组,发电3200千瓦。这2台机组,当时是以县委的名义写信盖上章,派人到北京找原水电部副部长杜星垣同志,由他写信介绍到云南省昆明市调回来的。一级电站施工进度快,花钱也少,主要原因是利用第一期工程剩余材料建设的,况且离大坝近、渠道短。这项工程由三沙渔业公司一位技术干部老王帮助设计的,机组安装由地区水电局和县电厂陈学明、苏优赠等人一起安装的。第一台机组开始发电量1200千瓦,经过不断调整,逐步升到1600千瓦,达到了运行标准。

2、二级电站建设。二级电站的勘察设计是在1977年夏季开始,在罗汉溪左岸,预算资金280万元。资金由银行贷款解决,以后用电费收入抵还贷款,以电养电。1979年I2月,从地区建行贷款150万元,不足部分由县农行和县电厂解决。二级电站由李葆圭任指挥,在施工中,由于种种原因,工程费用超出预算,李葆圭又生病住院,后由何如钦负责。二级电站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建成投产。

3、东关变电所和高压线建设。从一级电站到东关变电所,需要架设一条长达30公里的高压线路。这项工程也是李葆圭负责施工的。线路架设后,把一级至三级的9200千瓦电量全部输入东关变电所,经过变电达1万千瓦,再分送到各家各户。东关变电所建设投资50万元,全是由县水电厂收入的电费中开支。

4、桐油溪引水工程。是从水门公社的承天和百笕等地引来的。引水渠道流量为2秒公方,增加了渠道水量,总开支30万元也是由电费开支。

以上整个水库工程,共花1705万元。其中省拨款1030万元,县投资经费大部分是从电费收入620 万元解决。另外,1986年3月兴修 的柏洋引水工程,花去480多万元,钱是从银行贷款。年可引水4000多万立方米,整个引水工程由两坝、三洞、一电站组成。光3个隧洞长达5343米,还在盐田杯溪上游,从柏洋村的里边闸起来,在引水头筑一个石坝,在第二个洞出口处靠横江村建一个小水电站,发电量500 千瓦。溪西水库总蓄水量为8600万立方,集雨面积50多平方公里,受益面积4.7万亩,受益乡镇包括松城、松港、松山、沙江、长春等地,改善了我县农业的灌溉条件,并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溪西水库建成已近半个世纪,遥望浩波荡漾、一碧万顷的库水,使人感慨万千,浮想联翩。溪西水库是一座丰碑,它记录和验证了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创业、为民造福、实现宗旨的伟大实践,记载了人民群众有战胜千难万险的巨大力量和具有无穷创造力的丰功伟绩,将永载霞浦史册,永远耸立在人民心中,激励后人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开拓前进!

来源:霞浦县图书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