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墨斗”华年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0-04-26 21:23:19.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霞浦城市频道便民网

陈华乾先生曾经使用的墨斗

“墨斗”,木工的代名词,是木工用于打线、画记号、里头缠着丝线的带画笔的墨水盒。荀子《劝学》篇一句“木受绳则直”,道出了墨斗的功能及作用。小时候,村里一年到头总有人家里请木工施工,由于特别享受躺在散发着木头清香的刨花堆里的感觉,我没少看人做木,每当我把线条画得歪歪斜斜的时候,便感慨墨斗是木工所有工具里最聪明的设计。

即使设计得再精巧,随着水泥房的林立,墨斗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在周宁的玛坑、福安的康厝一带,至今仍流传着“紫竹墨斗”“西铭畚斗”“宋家笠斗”的佳话。“紫竹墨斗”说的就是周宁县玛坑乡紫竹村的木工。在最鼎盛时期,这样一个不到200户人家的小村庄,从事木工行业的高达60多人,据说其中有36个都是“大匠”级别。

这就是紫竹,一段默然绽放的民间传奇,一首重复播放的小夜曲,一片诗情画意的吊脚楼。

紫竹村入目皆是层层叠叠、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木构吊脚楼,几乎看不到农村该有的高高的土墙。因为紫竹土质不适合夯筑土墙,村民便利用自身优势,极尽木工,由于地势陡峭,上栋房子的柱子几乎都是架在下栋房子的屋顶上。他们将自己的幸福港湾托付在别人手上,同时自己又承载着别人家的百年基业,这是一种怎样的默契与信任?如此唇齿相依、亲密无间的关系在日渐薄凉的社会风气中显得弥足珍贵。

紫竹的房子大门都很朴素,与那些古民居相比甚至可以说是寒酸,但内里却别有乾坤。陈增生先生家的老房子便是如此,走进一扇极普通的大门,天井上方四周淳朴古拙的斗栱,黝黑中泛黄,简洁大方。房子占地300多平方米,200多年历史的房子至今完好,连一片瓦都不曾动过,三层半木构,共四个天井,七条楼梯。二楼是个回廊,绕着回廊走一圈,阳光铺设到每个角落,回廊将六个设计考究的粮仓围在中间,粮仓木板上铺设薄砖,再抹上白灰,防潮性能极佳。整栋房子没有刻意追求的高雅格调,却特别舒适,采光极好,隐隐透着低调的奢华。

紫竹吊脚楼

许是主人为表示盖新房的满心欢喜,许是想讨个吉利,又或许是希望师傅能更尽心为自己打造这百年基业,农村盖新房,东家会在各个重要环节给师傅工钱外的红包,据说一栋房子落成,东家共包给师傅72个大小不论的红包。陈增生先生的父亲陈华乾师傅为了防止徒弟们因为红包的大小而影响工作情绪,从年初开始便把一年到头各个东家给的红包都原封不动的收集起来,放在一个箱子里,直到年底收工回家时,方打开分发给徒弟们,算是额外的奖励,让他们过个吉祥年。陈华乾先生于细微处表现出的淳朴、大气磅礴,无意中折射出的光辉,让人不禁为陈师傅的宅心仁厚所折服。或许正是这样的胸襟与气度,使陈师傅拥有自己独特的意匠,让他在木匠林立的年代,创出自己的世界。

我素不知道作为百年基业的房子是可以不损分毫不动瓦片而整体升高或降低,可以任性地移动上百米,倾斜了还可以矫正。似乎在他们手中,这是孩子们玩的积木,如此行动自如,也只有浸润着几千年智慧的榫卯结构的中国古建才能做到。陈增生先生说,宁德支提寺大殿的“天下第一山”门楼原本是在距现在位置100多米的里面,当时请了工程队折腾了七天,依旧拿它没辙。后来有人推荐他父亲陈华乾先生,只带了几个徒弟,不到一天功夫,愣是原封不动地将“天下第一山”门楼用“天门车”旋转移到现在的位置。

既是儿子又是徒弟的陈增生先生从小就展露出了不凡的木工天赋,年仅16岁的他便曾带着父亲的一名新学徒前往宝岭村矫正一栋倾斜的房子。他在每两个相邻的两根柱子间都绑上竹编的绳索,绳索中间插一根钢丝绳,旋转钢丝将竹绳绞紧,在倾斜的第一根柱子顶端绑上钢丝绳,另一端绑在最后一根柱子的底部,通过绞钢丝绳使房子恢复笔直。他说这其实也很简单,跟秤一样,一杆小小的秤可以称两三百斤东西,矫正房子也是,由于木房子都是榫卯结构,只要找到那个支点,也就不难了。无需懂得力学原理,陈增生先生用“秤”这个生活中最常见的物件,诠释中国木构建筑的神奇。

说起父亲,陈增生先生的景仰孺慕之情溢于言表,这不光是一个孩子对父亲的孺慕,更是一个徒弟对师父的敬仰。陈华乾师傅不仅会设计、建造,还会雕刻。霞浦赤岸的林氏纪念堂、支提寺的法堂、霍童石岩寺的观音堂,都是他一手设计建造的。

当时霞浦赤岸要建造林氏纪念堂,便给100多家木工师傅发了邀请函,以便择优录取,陈华乾先生收到邀请函以为是让他去建造,便带上几个徒弟背着工具上门。其他木工师傅都献上事先打好的设计图纸,陈华乾师傅只好临时勘察地形,拿了一根筷子当尺,连夜打了建造图纸,获得一致赞赏。第二天,他便被留下来,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大体量建造。

如果说“大木”的大格局建造彰显了陈华乾师傅指点古建江山的恢宏胸襟,那“小木”的精巧匠心则流露他心灵手巧的细膩体贴。怜惜家人碾米辛苦,便设计了可替代人工碾米的动力木碾子,为了制茶省时省力,便设计了机械的茶叶揉碾机,为了运载东西,便设计了木制的轮子板车…… 一直以为,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只是传说,殊不知类似的传奇却在紫竹这个偏远的小村庄日常演绎。    

“墨斗”已渐行渐远,墨香却余韵绵长,这个下午,跟着陈增生先生,我有幸走进了中国农村木构建筑的神奇殿堂,又闻墨斗香。

(来源:闽东日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