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水门乡小竹湾村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0-05-14 20:33:31.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王田财(霞浦民政局老区工作股)

水门畲族乡小竹湾村为霞浦老区基点行政村,地处霞浦县城东北部,与福鼎市秦屿镇接壤,距离霞浦县城约48公里。小竹湾村由小波、步竹、大湾3个自然村组成,村名诞生于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由叶飞取这3个自然村名组合命名而成。

小竹湾村平均海拔600米|卫星图

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中,小竹湾一带连绵起伏的山峦和茂密的丛林成为闽东红军游击队的主要依托地之一。闽东特委霞鼎办事处、霞鼎中心县委和霞鼎县委曾在此办公。

小竹湾村红土地牌坊

1933年11月,闽东革命先驱之一的许旺等人来到该村宣传革命道理,进行革命活动,秘密发展大湾村的陈阿城、步竹村的陈阿潘等人参加革命,并建立了秘密交通站。1934年,步竹、大湾先后成立了村苏维埃政府和赤卫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分田运动。1935年4月,中共闽东特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政委叶飞率领独立师陈挺特务队30多人,从寿宁甲坑辗转来到大湾,与中共霞鼎中心县委书记许旺领导的闽东红军独立师第四团(亦称红四团)会合,随后叶飞主持召开大湾会议,对红四团进行整编,陈挺任团长。经过革命战火的考验,步竹、大湾的赤卫队改编为游击队,曾配合红四团转战霞鼎边区。1938年2月,叶飞、陈挺等同志从小竹湾带走300多名优秀儿女(其中35名是小竹湾籍,25名西胜籍),他们和闽东各路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3支队6团(亦称老六团)一起北上抗日。此后,从小竹湾走出的这支以红四团为主体的新四军老六团,东进抗日,浴血苏南,屡建奇功,战功卓著。大湾村人吴立夏时在新四军“江抗”东路军三支队任支队长,后为著名京剧、电影《沙家浜》郭建光英雄之原型。

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里,小竹湾人民为革命做出巨大牺牲,全村先后5次遭敌人完全摧毁,共烧毁房屋772间,苏区成为“无人区”,田园大片荒芜。

小竹湾村革命历史文化长廊

小竹湾全村现有170户627人,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64人,2017年已全部实现脱贫。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55元。村中建有医疗站1个,村医1名,绿地公园1个,全村基本覆盖移动、联通、电信网络。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已完成“五通工程”。

小竹湾资源丰富,有成片的森林资源和吴立夏故居、大湾会合、大湾会议、红四团整编遗址、双拱桥伏击战遗址、中共霞鼎步竹区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等革命遗址。2012年春,投资23万元建成小竹湾红土地牌坊一座,设立纪念碑两块。2015年在省老区办的大力支持下,建成革命历史文化长廊、纪念亭和纪念园。以往因受地理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小竹湾成片的森林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其发展的潜力巨大。

小竹湾村油菜花

供图:吴庆怀(小竹湾村支部书记)

参考文献:《霞浦苏区概览》、《霞浦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延生阅读

叶飞(1914.5.7—1999.4.18),原名叶启亨,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生于菲律宾奎松省,是中国唯一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叶飞在霞浦这块红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光辉的足迹,详见《霞浦苏区概览》第七章革命人物。

吴立夏(1912.3-1995.11),福建省霞浦县水门乡大湾村人。1933年7月参加红军游击队。193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班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团副参谋长、副团长、团长等职。更多内容可参阅《戎马一生吴立夏》一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