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为民众 追求真理终献身
——霞浦革命英烈方培榕的故事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0-04-03 09:20:09.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舍生取义为民众 追求真理终献身

——霞浦革命英烈方培榕的故事

霞浦县老促会 张金霖

方培榕,1922年7月出生,霞浦县松城街道人。1947年6月人党,曾任城工部霞浦中学(今霞浦一中)工委书记;1948年4月,赴游击山头,在中共闽东地委机关工作,同年5月不幸殉难。方培榕出生于剥削阶级家庭,生长于中国社会的最黑暗时期,少年时,先后就学于作元小学和霞浦中学。1940年他刚初中毕业,父母即为他要了妻室,希望他能够继承祖业,光耀门庭。然而,方培榕不愿做济腐世俗观念束缚下的奴隶。在民主进步思想潮流影响下,他勇敢地选择了一条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患难的人生道路。同年秋季,方培榕考人福安(穆阳)师范。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他和许多爱国青年一样,对国家命运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每逢假期,他总要邀请一批学友到家中研讨时局问题。

1943年,方培榕师范毕业,受聘为霞浦中学庶务主任,同时兼任部分教学工作。这时,进步教员叶挺荃亦在霞浦中学任教,并进行抗日民主宣传活动。共同的思想认识,使他们结成了革命知己。不久,他就加入叶挺荃、陈子英等人组织的“霞浦青年读书会”。这期间,他以顽强毅力,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哲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著作,并经常参加读书会成员的政治时事讨论会,对他革命思想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1945年初夏,“霞浦青年读书会”因公开在社会上开展民主进步活动,为反动当局所不容。一时间乌云压顶,家里人劝他以父母妻儿为重,不要招惹是非。可是,方培榕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坚信自己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当读书会大部分成员分赴各地寻找共产党组织之后,他和陈侃、林登第仍然留在本地坚持活动。1947年5月,方培榕见到了前来霞浦开展工作的城工部闽东工委书记关平山同志。在关的鼓励和指导下,他阅读了有关党的知识的读物,对马列主义真理和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的正确主张有了深刻的认识。嗣后,当城工部闽东工委另一成员谢斌到达霞浦时,方培榕便毅然提出入党申请。在此期间,他把谢斌安排到岳母家里住宿,积极配合谢斌开展革命活动。6月初,城工部闽东工委书记林立因特务跟踪,在霞浦城关不幸被捕,方培榕闻讯,立即会同陈侃、林登第掩护谢斌安全撤离险境。经过组织上的多方考察,6月下旬,方培榕终于和陈侃、林登第一起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更加心明眼亮,决心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一切。

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方培格全力以赴投入了学运工作。他时常深入学生中间开展谈心。这时由于内战烽火弥漫,政局动荡,青年学生多为个人出路问题担忧。方培榕就从分析社会根源入手,帮助他们认识到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国家兴旺,个人才有光明的前途。暑假期间,已在外地入党的叶挺荃、王建勋等人回到霞浦开展革命活动。方培榕又积极配合他们在霞浦中学以举办古文补习班的名义,吸收进步学生学习政治、时事,传播革命真理。还把其中骨干分子邀到自己家中,秘密辅导他们阅读马列主义书籍。方培榕尤其重视引导进步学生参加斗争实践。一次,霞浦中学校园举行文艺晚会,有几个国民党警察闯人剧场闹事,引起在场师生和观众的强烈不满。借此机会,他发动进步学生当场教训了这帮家伙。后来,霞浦中学有两位学生到县中山堂看戏,再次遭警察的无理辱骂、殴打。消息传到校园,引起群情激愤。方培榕得知,立即指示周玉明、毕德耀等学生会骨干前往警察局要求惩办肇事警察。可是,警察局为袒护部属,居然拒绝了学生的正当要求。在这关键时刻,方培榕决定发动全校学生声援受害者。次日,在厉亦和等进步教员的支持下,冲破校长邓应增的阻挠,举行了全校性罢课,同时,以学生会名义组织请愿团前往国民党县政府递交由方培榕亲自起草的请愿书,并在县政府门口进行静坐示威,终于迫使反动县长刘仇亲自出面向学生赔礼道歉,显示了进步学生的力量和方培榕的才干。接着,他把经过斗争锻炼,政治上比较成熟的学运骨干周玉明等人陆续吸收入党,并经上级批准,建立了城工部霞浦工委下属的第一个基层组织—霞中工委。

1948年春节期间,方培榕参加了城工部闽东工委在霞浦召开的整党整风会议,他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以马列主义为思想武器,坦诚地分析批判了自己身上还残留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坚定地表示,只要组织需要,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会后,方培榕回到霞浦中学传达贯彻闽东工委关于到农村去开展武装斗争的指示。在党员中开展了以思想整风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工作,动员全体党员做好思想准备,随时响应党的号召奔赴农村,支援游击战争。时隔不久,他就以实际行动为大家作出了榜样。当他接到组织上通知时,他立即舍弃了薪水稳定的庶务主任职位,也没有向怀孕的妻子和三个幼小的儿子告别,就随地下交通员秘密上山加入了游击队。在那里,他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迎接解放的战斗,可惜由于“城工部事件”的株连,使他失去宝贵的生命。1956年,他终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