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阴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 利国利民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19-10-11 17:42:49.0  推荐人:常乐宝  推荐老区:北京市.市辖区.石景山区  来源:今日老区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18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亿人,占总人口的17.9%,面对“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指示,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他强调,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百姓福祉,需要下大力气来应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了解我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积极探索破解我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径,助推我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日前,区老促会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我区从1996年步入老龄化社会,截止2018年底,全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5万人,占总人口的18%,总体显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空巢化趋势明显的特点。

近年来,我区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养老服务发展态势良好,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显著提高,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一)养老服务形式不断丰富。全区现有各类养老机构42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21家,民办养老机构21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个;关爱驿站16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个,老年人助餐点38个。拥有养老床位7436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8张。

(二)养老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创新“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投资305万元,引进南京禾康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在全市首家建成“智慧养老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全区12100名城乡低保、特困供养、重点优抚、空巢独居以及失独等五类60岁及以上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医和心里慰藉服务,老人通过免费发放的手机与互联网平台直接联系,提出申请,点单预约,助老员及时上门,实现养老服务供给实时,受到老人们的普遍欢迎。促成淮安颐康尊老汇养老有限公司与常州369养老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对王家营、古清口敬老院进行公办民营。探索建立在医疗机构开设养老院、养老机构开设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的三种医养融合发展模式。建筑面积17151平方米的渔沟镇卫生院医养融合中心大楼已落成,开设护理床位300张;新渡卫生院打通与敬老院的围墙,建成全区特困供养人员护理院,为全区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

(三)养老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先后组织214名护理人员参加养老服务技能培训,其中181名取得初级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33名取得中级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全区公办养老机构从业人员持证率达90%。

(四)养老服务投入不断增加。近几年来,区政府不断加大对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投入,改善老人居住环境。投入7000余万元,对全区21所镇(街道办)公办敬老院实施提档升级和消防设施改造;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关爱驿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助餐点,为居家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助浴、助餐、康复健身、图书阅览、棋牌娱乐等多功能服务,切实让老人享受“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会居家养老服务;落实高龄老人和特困供养人员经费保障,全区22017名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享受尊老金,年发放尊老金1400余万元;落实特困供养政策,全区现有特困供养人员4532人,年发放供养经费2500余万元,特困供养人员全额实行医疗救助。

(五)养老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区级成立老年人维权中心,镇(街道办)成立老龄协会,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老年人维权途径,增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意识,积极营造依法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全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养老服务基础较薄弱,服务水平较低,与全区人口老龄化步伐日益加快、社会化养老需求不断攀升的客观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舆论宣传,部门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从目前情况看,养老政策宣传还不够主动,群众对社会化养老的有关政策知之甚少,有些居民不知道社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有些部门对社会化养老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认识不足,致使社会化养老仍处于自发的、无序的发展状态。区里虽然成立了各部门参与的老龄工作领导机构,但各部门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很难形成合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仍是民政部门热,其他部门冷。由于没有形成必要的舆论氛围,导致群众参与社会养老的积极性不够,参与率不高。

(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我区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制约因素较多,发展速度较慢。一是用地难。在用地指标紧张的大背景下,民间资本办养老院项目落地难。相关手续比较繁琐,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二是取得补助难。我区部分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民办养老机构因缺少土地证和房产证等硬性条件,不能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无法取得相应的补助资金。三是持续运行难。民办养老机构与公办养老机构相比,在收费、资源、经验上不占优势,基本上初期亏损多,长期运营难。目前民办养老机构的收费每人每月在1000元左右。有些民办养老机构为了追逐利润,大都利用自建住房,投入较少,设施简陋,安全隐患大。

(三)居家养老基础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依托村9居)、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就地养老的实际需要。虽然建立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日间照料中心,但能够得到上门护理服务的老年人比例很小,所提供的服务仅限于生活照料层面,服务项目单一,不能满足广大社区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养老服务需要,而且从业人员严重缺乏,总体服务水平低,只靠社区干部和志愿者难以更好地承担为老年人服务需要。部分社区缺少照料中心用房,尤其是老旧小区建设和改造难度大,场地设施权属复杂。由于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导致赡养脱离,空巢老人现象严重,生活照料缺失问题普通存在。

(四)养老服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管理机制、制度建设、服务标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和市场管理亟待加强。目前我区社会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人员大多数是聘用的下岗人员或家庭中闲置人员,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多数是从社会上随意招收的,文化水平和服务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尤其是专业人才十分匮乏。由于养老服务工作待遇低、保障差、不稳定,加上观念上的原因,从而导致养老从业人员偏少,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需求。养老服务公益岗位开发不够。据调查,我区养老服务类公益性岗位仅占全区公益性岗位总数的3.3%,而且这部分公益性岗位人员也未全部充实进养老队伍,导致养老服务人员严重不足,影响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和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推进我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社会化养老工作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走政府、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养老保障道路。要从实际出发,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让千千万万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从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重视发挥政府在规划指导、市场培育、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将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编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年化中长期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力度,着力构建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民政、发改、国土、建设、规划、消防、卫生等部门要建立协调机制,定期分析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根据各自职责,在体系规划、土地供应、设施配套、医养融合等方面,研究推出切实举措,形成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同时,要通过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对养老事业关注和支持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完善政策,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在坚持政府主导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下,政府要研究制定鼓励民间资本投向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优惠政策,降低制度性准入门槛,从规划设计、土地供应、贷款贴息、基础设施配套以及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扶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形式,兴办养老服务业,充分调动社会养老投资者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发展。

(三)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和农村互助养老。区政府要将社区居家养老和农村互助养老设施建设纳入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把解决社区居家养老和农村互助养老用房紧张问题作为重点,制定运营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通过划拨、置换、租赁、回购等形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加大对社区村居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健全社区村居养老服务网络;要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家政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现有资源,发挥社区村居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的作用,激发社区村居养老服务活力,不断提高社区村居养老服务水平;要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掌握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利用“互联网+居家养老”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有效对接老年人服务需求和供给,助力老人颐养天年。

(四)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规范化水平。区政府要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研究出台居家服务、机构服务、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行业质量考核评估机制,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建设。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划分,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监督职能,认真排查全区民办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按照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要求,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在妥善安置入驻老人的前提下,该停业整顿的停业整顿,该关闭的及时予以关闭,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发生。要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经常开展养老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将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纳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就业再就业培训体系。研究出台养老服务人员优待鼓励政策,积极引进老年康复、老年病治疗、养老机构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优化人员结构。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听党话、跟党走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围绕高龄、独居、失能老人等重点人群持续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要以社区为主体,把志愿服务资源与老年人需求进行精准化、精细化对接,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多为老年人解难事、办好事,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合理开发利用公益性岗位,增加社会养老服务类公益性岗位比例,在搞好培训的基础上,充实到养老服务队伍中去,并适当提高其薪酬待遇,落实岗位补贴,形成激励机制,确保养老服务队伍稳定。(淮安市淮阴区老促会 杨 健)

(1)